|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     1.2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相关问题研究的现状 | 第9-12页 | 
|         1.2.1 对“无主物”案件概念、特征的研究 | 第9-10页 | 
|         1.2.2 对“无主物”案件产生原因的分析 | 第10-11页 | 
|         1.2.3 对“无主物”案件查处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 第11-12页 | 
|         1.2.4 解决“无主物”案件相关问题对策的研究 | 第12页 | 
|     1.3 笔者的研究设想 | 第12页 | 
|     1.4 本文的特点和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2“无主物”案件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7页 | 
|     2.1 概念 | 第13页 | 
|     2.2 特征 | 第13-17页 | 
|         2.2.1 具有涉案性、假定性 | 第13-14页 | 
|         2.2.2 不能适用现行民事、刑事或行政法律规定予以处理 | 第14-15页 | 
|         2.2.3 对“无主物”的处理应属财物保管措施或应急处置措施 | 第15-17页 | 
| 3“无主物”案件的成因 | 第17-23页 | 
|     3.1 环境、形势因素 | 第17-19页 | 
|     3.2 体制、法治因素 | 第19-21页 | 
|     3.3 执法素质因素 | 第21页 | 
|     3.4 装备配备因素 | 第21页 | 
|     3.5 内外监督因素 | 第21-23页 | 
| 4 查处“无主物”案件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3-27页 | 
|     4.1 法律依据缺乏 | 第23-25页 | 
|     4.2 深入追查货主难 | 第25-26页 | 
|     4.3“无主物”的处置不够规范、公开和透明 | 第26-27页 | 
| 5 解决“无主物”案件相关问题的对策 | 第27-30页 | 
|     5.1 启动《海关法》的配套立法,改革完善现行的缉私体制机制 | 第27-28页 | 
|     5.2 统一“无主物”案件的定性、管辖、调查与处理规范,健全监督机制 | 第28页 | 
|     5.3 加强经费、装备保障,提升执法素质,锤炼缉私技战术水平 | 第28-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 附录 | 第32-36页 |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