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51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电催化分解水领域的研究进展 | 第14-30页 |
1.2.1 电催化分解水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1.2.2 电催化析氧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1.2.3 电催化析氢电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3 表界面化学调控方法优化钴基电催化剂的制约因素 | 第30-42页 |
1.3.1 调控钴基电催化剂的活性位点 | 第31-35页 |
1.3.2 调控钴基电催化剂的电导率 | 第35-39页 |
1.3.3 调控钴基电催化剂的反应能垒 | 第39-42页 |
1.4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第2章 表面化学重构优化金属态Co_4N纳米线阵列的电催化析氧性能 | 第51-69页 |
2.1 引言 | 第51-52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52-54页 |
2.2.1 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2.2.2 表征手段 | 第53-54页 |
2.2.3 电化学测试 | 第54页 |
2.3 分析和讨论 | 第54-64页 |
2.3.1 系列金属态氮化钴材料的表征 | 第54-56页 |
2.3.2 金属态氮化钴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 第56-57页 |
2.3.3 金属态Co_4N纳米线阵列的合成策略及表征 | 第57-59页 |
2.3.4 电催化析氧反应的性能测试 | 第59-62页 |
2.3.5 催化活性位点的机理研究 | 第62-6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第3章 基于CoSe_2的相变行为调控其表面结构实现HER催化活性的优化 | 第69-85页 |
3.1 引言 | 第69-7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70-71页 |
3.2.2 表征手段 | 第71-72页 |
3.2.3 DFT理论计算 | 第72页 |
3.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72页 |
3.3 分析和讨论 | 第72-81页 |
3.3.1 三维电极材料的表征 | 第72-74页 |
3.3.2 对应粉末材料的表征 | 第74-75页 |
3.3.3 XAFS的分析 | 第75-77页 |
3.3.4 DFT计算和电学行为测试 | 第77-78页 |
3.3.5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的研究 | 第78-80页 |
3.3.6 电催化水分解性能的研究 | 第80-8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第4章 表面氮阴离子修饰优化CoS_2纳米线阵列的电催化析氢活性 | 第85-103页 |
4.1 引言 | 第85-8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86-88页 |
4.2.1 材料的制备 | 第86-87页 |
4.2.2 表征手段 | 第87页 |
4.2.3 DFT理论计算 | 第87-88页 |
4.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第88页 |
4.3 分析和讨论 | 第88-98页 |
4.3.1 N-CoS_2 NW/CC三维电极的合成及其表征 | 第88-90页 |
4.3.2 对比材料的表征 | 第90-91页 |
4.3.3 XPS和XAFS的分析 | 第91-94页 |
4.3.4 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的研究 | 第94-96页 |
4.3.5 电学行为测试和DFT计算分析 | 第96-9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第5章 表界面调控优化硼酸钴/石墨烯杂化材料的电催化析氧性能 | 第103-119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04-106页 |
5.2.1 材料的制备 | 第104-105页 |
5.2.2 表征手段 | 第105页 |
5.2.3 电化学测试 | 第105-106页 |
5.3 分析和讨论 | 第106-114页 |
5.3.1 Co-B_iNS/G杂化材料的表征 | 第106-109页 |
5.3.2 Co-B_i对比材料的表征 | 第109-110页 |
5.3.3 碱性条件下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第110-111页 |
5.3.4 碱性OER的法拉第效率测试 | 第111-113页 |
5.3.5 中性条件下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测试 | 第113-11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1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19-121页 |
6.1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 第119-120页 |
6.2 展望 | 第120-121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科研成果 | 第121-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