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第10-13页 |
·国内研究动态和趋势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的路线 | 第14页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农村经济增长基础理论 | 第15-17页 |
·Harrod-Domar 经济增长理论 | 第15-16页 |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页 |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6-17页 |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17-18页 |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18页 |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18-19页 |
·哈耶克局部知识论 | 第19-20页 |
3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现状 | 第20-27页 |
·山东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山东省农村经济和农业的范围界定 | 第20页 |
·山东省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24-27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范围界定 | 第24-25页 |
·山东省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类型 | 第25-27页 |
4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第27-32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农村金融日益尖锐的供求矛盾 | 第27页 |
·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力度日益不足 | 第27-28页 |
·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缺陷诸多,难当重任 | 第28页 |
·民间金融活跃,但缺乏必要的规范和保护 | 第28页 |
·农业保险体系尚不完善 | 第28-29页 |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9-32页 |
·农业的弱质性 | 第29页 |
·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 | 第29-30页 |
·农村金融制度不规范 | 第30-31页 |
·农村外部环境的缺陷 | 第31-32页 |
5 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32-37页 |
·建立模型 | 第32-33页 |
·选取指标 | 第33-35页 |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回归分析结论 | 第36-37页 |
6 加快山东省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37-41页 |
·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 | 第37-38页 |
·农村信用社改革必须坚持合作制原则 | 第37页 |
·明确产权归属,改善自身经营 | 第37页 |
·因地制宜的选择改革模式 | 第37-38页 |
·增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政策扶持力度 | 第38页 |
·调整商业银行的金融供给 | 第38-39页 |
·贯彻商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第38页 |
·放松利率管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 第38页 |
·重塑三方信任关系 | 第38-39页 |
·巩固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性金融功能 | 第39页 |
·坚持政策性与效益性相统一的经营目标,坚持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的经营范围 | 第39页 |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 第39页 |
·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 第39页 |
·引导民间金融发展 | 第39-41页 |
·制定相关法律,依法规范民间金融 | 第40页 |
·建立民间金融监测分析制度,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管理 | 第40页 |
·加大正规金融的支农力度 | 第40-41页 |
7 结论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