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近红外光响应的上转换纳米载药体系的构建及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7页
    1.1 恶性肿瘤的耐药性第14页
    1.2 耐药性的产生机制第14-17页
    1.3 肿瘤耐药性的逆转策略及局限第17-18页
    1.4 纳米载药体系用于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第18-21页
        1.4.1 脂质体第19页
        1.4.2 聚合物第19-20页
        1.4.3 无机纳米载体第20-21页
    1.5 刺激响应型载药系统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第21-24页
        1.5.1 pH响应型纳米载体第22页
        1.5.2 氧化还原响应型纳米载体第22页
        1.5.3 超声响应型纳米载体第22页
        1.5.4 光响应型纳米载体第22-24页
    1.6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第24-27页
第二章 NaYF_4:Yb,Tm上转换纳米粒子的合成与表面修饰第27-39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实验部分第27-29页
        2.2.1 仪器与试剂第27-29页
    2.3 材料的制备第29-31页
        2.3.1 上转换材料NaYF_4:Yb,Tm的合成第29-30页
        2.3.2 UCNPs@mSiO_2的合成第30页
        2.3.3 光敏基团的合成第30-31页
        2.3.4 光敏基团修饰的UCNPs@mSiO_2的制备第31页
        2.3.5 载药体系制备第31页
        2.3.6 载siRNA体系制备第31页
    2.4 UCNPs@mSiO_2@DOX@siRNA理化性质表征第31-32页
        2.4.1 形貌分析第31页
        2.4.2 元素分析第31-32页
        2.4.3 核磁谱分析第32页
        2.4.4 红外光谱分析第32页
        2.4.5 载药体系的表征及载药释药能力第32页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2-38页
        2.5.1 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征第32-33页
        2.5.2 介孔二氧化硅包裹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征第33-35页
        2.5.3 光敏基团的表征第35页
        2.5.4 载药体系的表征第35-37页
        2.5.5 光响应药物及基因的释放第37-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克服肿瘤多药耐药性的体内外实验第39-60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实验部分第39-41页
        3.2.1 细胞类型与动物类型第39页
        3.2.2 仪器与试剂第39-41页
    3.3 对乳腺癌细胞的作用的研究第41-44页
        3.3.1 细胞培养第41页
        3.3.2 细胞摄取、内吞机制第41-42页
        3.3.3 细胞内药物释放及细胞毒性第42-43页
        3.3.4 UCNPs@mSiO_2@DOX@siRNA对MCF-7/ADR细胞中P-gp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3-44页
    3.4 活体抑瘤实验第44-47页
        3.4.1 荷瘤鼠模型建立第44页
        3.4.2 血液相容性分析第44-45页
        3.4.3 实验分组与给药第45页
        3.4.4 动物饲养第45页
        3.4.5 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形态观察第45-47页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7-59页
        3.5.1 细胞耐药性第47页
        3.5.2 细胞摄取及摄取机制第47-48页
        3.5.3 细胞内药物释放第48-49页
        3.5.4 细胞毒性第49-53页
        3.5.5 在细胞水平对P-gp的基因沉默性能检测第53页
        3.5.6 对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的影响第53-59页
    3.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11C标记的PET示踪剂合成
下一篇:PEI接枝环氧基功能化磁性微球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