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线路及杆塔论文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研究内容第17页
    1.5 研究方法与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理论基础第19-30页
    2.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概述第19-22页
        2.1.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含义及特性第19-20页
        2.1.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指导思想及原则第20-22页
        2.1.3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前提条件第22页
    2.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内容第22-24页
        2.2.1 预警分析的内容第22-23页
        2.2.2 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第23-24页
    2.3 安全风险预警主要方法第24-25页
    2.4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功能及实现第25-28页
        2.4.1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功能第25-26页
        2.4.2 安全风险预警系统的实现第26-28页
    2.5 构建安全风险预警系统注意问题第28-29页
    2.6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第30-46页
    3.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概述第30-31页
        3.1.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含义第30-31页
        3.1.2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特性第31页
    3.2 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分析第31-38页
        3.2.1 人员第32-33页
        3.2.2 设备第33页
        3.2.3 材料第33-34页
        3.2.4 方法第34-35页
        3.2.5 环境第35-36页
        3.2.6 安全管理第36-37页
        3.2.7 现场管理第37-38页
    3.3 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基础第38-40页
        3.3.1 指导思想第38页
        3.3.2 构建原则第38-39页
        3.3.3 构建思路第39-40页
    3.4 安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第40-44页
    3.5 安全风险预警指标类型第44页
    3.6 本章小结第44-46页
第4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安全风险预警模型第46-59页
    4.1 BP神经网络概述第46-51页
        4.1.1 BP神经网络的结构第46-48页
        4.1.2 BP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流程第48-51页
    4.2 BP神经网络应用于安全风险预警的可行性第51-52页
        4.2.1 优势分析第51-52页
        4.2.2 应注意的问题第52页
    4.3 安全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第52-55页
        4.3.1 确定输入节点第52-53页
        4.3.2 选择隐层节点第53页
        4.3.3 设定初始参数第53-54页
        4.3.4 确定输出节点第54-55页
    4.4 基于MATLAB的预警模型构建简介第55-58页
        4.4.1 BP神经网络常用函数简介第55-56页
        4.4.2 可视化图形用户界面简介第56-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实证研究第59-71页
    5.1 工程简介第59-62页
        5.1.1 工程总体概况第59-60页
        5.1.2 线路工程具体情况第60-62页
    5.2 样本选取及数据处理第62-64页
    5.3 实证检验第64-69页
        5.3.1 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构设计第64-65页
        5.3.2 BP神经网络训练与检测第65-68页
        5.3.3 可视化预警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第68-69页
    5.4 警情状态控制对策第69-70页
    5.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6章 结论第71-73页
    6.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附录 某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安全风险预警指标调查问卷第79-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作者简介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提高多元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的配电网重构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