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齿工作角度布置及水射流辅助截割头破岩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变量注释表 | 第18-20页 |
1 绪论 | 第20-32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 纵轴式掘进机概述 | 第21-2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30页 |
1.4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2 截齿空间力学模型 | 第32-47页 |
2.1 岩石的力学特性 | 第32-35页 |
2.2 截齿截割破岩机理 | 第35-37页 |
2.3 截齿工作角度 | 第37-39页 |
2.4 截齿力学模型 | 第39-42页 |
2.5 截齿工作角度对截齿受力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42-43页 |
2.6 截割头破岩理论分析 | 第43-4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截齿工作角度对截割性能的影响 | 第47-73页 |
3.1 仿真模型结构参数 | 第47页 |
3.2 模型材料的选择及失效形式 | 第47-50页 |
3.3 截齿直线破岩的仿真模型建立 | 第50-52页 |
3.4 截齿工作角度对截割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52-58页 |
3.5 截齿工作角度对截割性能影响的实验 | 第58-67页 |
3.6 钻进工况下工作角度对截齿截割性能影响 | 第67-7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高压水射流破岩特性研究 | 第73-87页 |
4.1 水射流概述 | 第73-75页 |
4.2 水射流冲击破岩过程及机理分析 | 第75-76页 |
4.3 流固耦合作用分析 | 第76-80页 |
4.4 流固耦合仿真研究 | 第80-84页 |
4.5 水射流辅助截齿破岩仿真研究 | 第84-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5 高压水射流辅助截割头破岩试验研究 | 第87-100页 |
5.1 试验目的及方法 | 第87页 |
5.2 试验设备简介 | 第87-92页 |
5.3 优化前后截割头破岩试验 | 第92-94页 |
5.4 水射流辅助破岩试验 | 第94-9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6.1 结论 | 第100-101页 |
6.2 展望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8页 |
附录 A | 第108-110页 |
作者简历 | 第110-112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