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导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目标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0-11页 |
1.5 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公允价值和会计信息质量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2 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相关关系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3 ST和*ST企业盈余管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2.4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3 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第16-34页 |
3.1 公允价值相关理论 | 第16-25页 |
3.1.1 公允价值的定义 | 第16-19页 |
3.1.2 公允价值发展历程 | 第19-23页 |
3.1.3 公允价值优缺点分析 | 第23-25页 |
3.2 盈余管理相关理论 | 第25-27页 |
3.2.1 盈余管理的定义 | 第25页 |
3.2.2 ST和*ST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 | 第25-27页 |
3.3 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及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 第27-34页 |
3.3.1 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和盈余管理分析 | 第28-30页 |
3.3.2 债务重组业务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和盈余管理分析 | 第30-34页 |
4 ST和*ST企业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34-44页 |
4.1 *ST冠福在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34-39页 |
4.2 ST海龙在债务重组业务中进行盈余管理的案例分析 | 第39-44页 |
5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和局限性 | 第44-5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44-49页 |
5.2.1 ST和*ST企业应注重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 第44-45页 |
5.2.2 设计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 | 第45-46页 |
5.2.3 加强对于风险警示的管理 | 第46页 |
5.2.4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 | 第46-47页 |
5.2.5 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 | 第47页 |
5.2.6 改善经济环境,建立自由交易且公平竞争的交易市场 | 第47-49页 |
5.2.7 政府应充分发挥其服务职能 | 第49页 |
5.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