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13-15页 |
2 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模式分析 | 第15-29页 |
2.1 农产品供应链的特性 | 第15-16页 |
2.2 典型农产品供应链结构调研 | 第16-22页 |
2.2.1 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第16-18页 |
2.2.2 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第18-19页 |
2.2.3 以大型零售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第19-20页 |
2.2.4 以大型物流企业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第20-21页 |
2.2.5 以农民合作组织为核心的农产品供应链模式 | 第21-22页 |
2.3 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需求分析 | 第22-29页 |
2.3.1 农产品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切入点 | 第22-23页 |
2.3.2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服务特性 | 第23-24页 |
2.3.3 农产品供应链的典型融资方式 | 第24-29页 |
3 互联网金融对农产品金融服务的影响 | 第29-35页 |
3.1 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和特点 | 第29-30页 |
3.2 互联网金融对接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模式 | 第30页 |
3.3 互联网金融对接农产品供应链的主要产品特性 | 第30-31页 |
3.4 互联网金融对接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 | 第31-35页 |
4 互联网金融对接农产品供应链的典型案例研究 | 第35-47页 |
4.1 蚂蚁金服 | 第35-36页 |
4.1.1 蚂蚁金服简介 | 第35页 |
4.1.2 蚂蚁金服“金融+电商+农业生产”供应链 | 第35-36页 |
4.2 村村乐 | 第36页 |
4.2.1 村村乐的介绍 | 第36页 |
4.2.2 村村乐模式 | 第36页 |
4.3 宜农贷 | 第36-39页 |
4.3.1 宜农贷的介绍 | 第36-37页 |
4.3.2 宜农贷P2P运行机理 | 第37-38页 |
4.3.3 宜农贷的风险控制 | 第38-39页 |
4.3.4 宜农贷模式的特色 | 第39页 |
4.4 乐钱 | 第39-41页 |
4.4.1 乐钱的介绍 | 第39-40页 |
4.4.2 乐钱的模式分析 | 第40页 |
4.4.3 乐钱的农业供应链风控措施 | 第40-41页 |
4.5 沃景农业 | 第41-43页 |
4.5.1 沃景农业的供应链 | 第41页 |
4.5.2 沃景农业的风控体系 | 第41-43页 |
4.6 云联牧场 | 第43-47页 |
4.6.1 云联牧场案例简介 | 第43-44页 |
4.6.2 运营模式分析 | 第44页 |
4.6.3 云联牧场运行模式特点 | 第44-45页 |
4.6.4 云联牧场运行模式创新 | 第45-47页 |
5 农产品供应链运行模式创新分析 | 第47-55页 |
5. 农产品供应链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 | 第47-51页 |
5.1.1 产品设计原则 | 第47-48页 |
5.1.2 针对农产品生产者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 第48-49页 |
5.1.3 针对经销商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 第49-50页 |
5.1.4 针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金融产品 | 第50-51页 |
5.2 农产品供应链金融产品风险控制措施 | 第51-55页 |
5.2.1 农村信贷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 第51-53页 |
5.2.2 政府和监管机构视角下的农产品供应链金融风险控制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