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分割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及其软件实现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第2章 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理论简介 | 第16-25页 |
2.1 风险评估理论 | 第16-17页 |
2.2 风险评估方法 | 第17-22页 |
2.2.1 解析法 | 第17-19页 |
2.2.2 模拟法 | 第19-22页 |
2.3 风险评估指标 | 第22-24页 |
2.3.1 元件级指标 | 第22-23页 |
2.3.2 系统级指标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计及天气影响的系统元件可靠性模型 | 第25-35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计及天气影响的元件可靠性模型 | 第25-27页 |
3.2.1 计及天气影响的元件故障率模型 | 第25-26页 |
3.2.2 计及天气影响的元件修复率模型 | 第26-27页 |
3.2.3 多天气条件下的输电线路可靠性模型 | 第27页 |
3.3 计及天气影响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第27-30页 |
3.3.1 系统天气状态的蒙特卡洛抽样 | 第28-29页 |
3.3.2 系统元件状态的蒙特卡洛抽样 | 第29页 |
3.3.3 风险评估流程 | 第29-30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0-34页 |
3.4.1 算例描述 | 第30-31页 |
3.4.2 元件可靠性模型合理性验证 | 第31-32页 |
3.4.3 风险评估方法有效性验证 | 第32-33页 |
3.4.4 恶劣天气对系统风险的影响 | 第33页 |
3.4.5 天气对含风电系统风险的影响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基于状态空间分割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方法 | 第35-47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状态空间分割法 | 第35-37页 |
4.2.1 状态空间分割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4.2.2 状态空间分割法的基本原理 | 第35-36页 |
4.2.3 状态空间分割法的优点 | 第36-37页 |
4.3 解析空间的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4.3.1 快速排序技术 | 第37-38页 |
4.3.2 解析空间分析流程 | 第38页 |
4.4 模拟空间的分析方法 | 第38-42页 |
4.4.1 自适应重要抽样法 | 第38-40页 |
4.4.2 等分散抽样法 | 第40-41页 |
4.4.3 模拟空间状态判别方法 | 第41页 |
4.4.4 模拟空间分析流程 | 第41-42页 |
4.5 算例分析 | 第42-46页 |
4.5.1 方法验证 | 第43页 |
4.5.2 截止概率对评估效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5.3 系统可靠性水平对最优截止概率的影响 | 第44-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含风电的电力系统静态风险评估系统 | 第47-73页 |
5.1 引言 | 第47-48页 |
5.2 风险评估系统关键技术 | 第48-55页 |
5.2.1 风电出力处理方法 | 第48-49页 |
5.2.2 最优负荷削减模型及算法 | 第49-52页 |
5.2.3 电力系统状态脆弱性分析方法 | 第52-55页 |
5.3 风险评估系统功能展示 | 第55-62页 |
5.3.1 数据输入模块 | 第56-57页 |
5.3.2 参数设置模块 | 第57-59页 |
5.3.3 风险评估模块 | 第59-61页 |
5.3.4 结果分析模块 | 第61-62页 |
5.4 应用案例 | 第62-72页 |
5.4.1 2015年海南规划电网简介 | 第63-67页 |
5.4.2 2015年海南规划电网风险分析 | 第67-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