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铝合金封头挡板辅助旋压成形新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6页 |
1.2 旋压的分类 | 第16-18页 |
1.2.1 普通旋压 | 第16-18页 |
1.2.2 剪切旋压 | 第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3.1 旋压有限元模拟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3.2 旋压成形质量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3 旋压形状精度控制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4 研究现状总结 | 第21页 |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21-22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多道次旋压仿真建模 | 第24-45页 |
2.1 前言 | 第24页 |
2.2 Abaqus软件平台简介 | 第24-25页 |
2.3 特征件设计及方案分析 | 第25-28页 |
2.3.1 特征件设计 | 第25-26页 |
2.3.2 成形方案分析 | 第26-27页 |
2.3.3 主要工艺参数 | 第27-28页 |
2.4 有限元建模方法 | 第28-38页 |
2.4.1 几何模型设置 | 第29-30页 |
2.4.2 材料模型定义 | 第30-31页 |
2.4.3 分析步设置 | 第31-33页 |
2.4.4 单元类型和网格划分 | 第33-35页 |
2.4.5 旋轮轨迹控制 | 第35-36页 |
2.4.6 接触条件 | 第36-37页 |
2.4.7 求解算法 | 第37-38页 |
2.5 仿真结果及验证 | 第38-40页 |
2.5.1 仿真结果 | 第38-39页 |
2.5.2 模型验证 | 第39-40页 |
2.6 仿真模型成形精度评价 | 第40-42页 |
2.6.1 壁厚均匀性 | 第40-41页 |
2.6.2 贴膜度 | 第41-42页 |
2.7 旋压实验及样件成形精度评价 | 第42-4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挡板辅助旋压成形新工艺 | 第45-57页 |
3.1 前言 | 第45页 |
3.2 挡板辅助旋压工艺 | 第45-50页 |
3.2.1 挡板辅助旋压工艺原理 | 第45-46页 |
3.2.2 挡板辅助旋压工装设计 | 第46-48页 |
3.2.3 挡板对于起皱的消除机理 | 第48-50页 |
3.3 不同工艺方案成形性及成形质量对比 | 第50-53页 |
3.3.1 工艺参数对比 | 第50-51页 |
3.3.2 成形性对比 | 第51-52页 |
3.3.3 成形质量对比 | 第52-53页 |
3.4 大径厚比条件下挡板辅助旋压的优势 | 第53-55页 |
3.4.1 增大径厚比对成形性的影响 | 第53-55页 |
3.4.2 大径厚比条件下挡板辅助旋压的优势 | 第5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新工艺成形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57-66页 |
4.1 前言 | 第57页 |
4.2 板料直径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 工艺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 | 第59-65页 |
4.3.1 进给率 | 第59-61页 |
4.3.2 旋轮圆角半径 | 第61-63页 |
4.3.3 旋轮安装角 | 第63-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6-67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