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风力发电系统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0-14页 |
1.2.1 国内外风力发电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2.2 风力发电系统主要类型 | 第11-13页 |
1.2.3 风力发电系统运行特性 | 第13-14页 |
1.3 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3.1 滑模变结构控制在风电系统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3.2 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变桨距控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4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无传感器控制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基于全阶无抖振滑模的最大风能追踪控制 | 第20-34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0-25页 |
2.2.1 风力机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2.2.2 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22页 |
2.2.3 变桨距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22页 |
2.2.4 永磁同步发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3 全阶无抖振终端滑模控制研究 | 第25-28页 |
2.3.1 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对比 | 第25-26页 |
2.3.2 仿真分析 | 第26-28页 |
2.4 基于最大风能追踪的全阶无抖振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28-31页 |
2.4.1 转速外环全阶无抖振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28-30页 |
2.4.2 电流内环全阶无抖振滑模控制器设计 | 第30-31页 |
2.5 最大风能追踪全阶无抖振滑模控制仿真分析 | 第31-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变桨距鲁棒自适应控制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页 |
3.2 鲁棒自适应变桨距控制器设计 | 第34-38页 |
3.2.1 模型线性化 | 第35-36页 |
3.2.2 鲁棒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第36-38页 |
3.3 变桨距鲁棒自适应控制仿真分析 | 第38-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全风速功率优化控制 | 第42-51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风电系统功率流分析 | 第42-43页 |
4.3 额定风速以上功率平稳控制 | 第43-47页 |
4.3.1 基于桨距角和转矩控制的功率平稳控制 | 第44-45页 |
4.3.2 额定风速以上功率平稳控制仿真分析 | 第45-47页 |
4.4 全风速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功率优化控制 | 第47-49页 |
4.4.1 全风速下永磁直驱风电系统双模式控制 | 第47-48页 |
4.4.2 全风速下功率优化控制仿真分析 | 第48-4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5章 永磁直驱风电系统自适应全阶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51-64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自适应全阶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51-56页 |
5.2.1 全阶无抖振滑模观测器设计 | 第52-54页 |
5.2.2 自适应律设计 | 第54-56页 |
5.3 观测器鲁棒性分析 | 第56-59页 |
5.4 自适应全阶滑模观测器仿真分析 | 第59-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1 | 第69-70页 |
附录 2 | 第70-71页 |
附录 3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