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目录 | 第11-14页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4-15页 |
1 绪论 | 第15-33页 |
1.1 中国胃癌发病与治疗形势严峻 | 第15页 |
1.2 中国抗肿瘤治疗费用巨大,新的胃癌治疗手段价格不菲 | 第15页 |
1.3 药物经济学作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的方法已成为中国关注的重点 | 第15-16页 |
1.4 在中国运用Markov模型进行胃癌治疗药物经济学评价存在一些困难 | 第16-18页 |
1.4.1 模型构建问题 | 第16-17页 |
1.4.2 成本核算问题 | 第17-18页 |
1.4.3 适合中国国情健康效用值的获得 | 第18页 |
1.5 亟需建立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胃癌治疗的药物经济学评估模型 | 第18页 |
1.6 确定研究对象 | 第18-19页 |
1.7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8 研究方法 | 第20-31页 |
1.8.1 PE研究类型 | 第21-22页 |
1.8.2 PE模型 | 第22-23页 |
1.8.3 Markov模型 | 第23-31页 |
1.8.4 敏感度分析 | 第31页 |
1.9 基线分析结果的判断 | 第31-32页 |
1.10 小结 | 第32-33页 |
2 基于Markov模型可手术胃癌患者两种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 | 第33-70页 |
2.1 前言 | 第33页 |
2.2 研究目的 | 第33-36页 |
2.3 资料和方法 | 第36-47页 |
2.3.1 资料来源(来源于CLASSIC研究) | 第36-37页 |
2.3.2 确定Markov状态 | 第37-39页 |
2.3.3 建立Markov模型 | 第39页 |
2.3.4 确定模型概率 | 第39-43页 |
2.3.5 Markov模型假设 | 第43-44页 |
2.3.6 成本来源 | 第44-45页 |
2.3.7 效用值 | 第45-47页 |
2.3.8 敏感度分析 | 第47页 |
2.4 结果 | 第47-67页 |
2.4.1 基线分析结果 | 第47-66页 |
2.4.2 一元敏感度分析 | 第66页 |
2.4.3 概率敏感度分析 | 第66-67页 |
2.5 讨论 | 第67-69页 |
2.6 结论 | 第69-70页 |
3 基于Markov模型可手术胃癌患者两种以上方案的成本-效用分析 | 第70-98页 |
3.1 前言 | 第70-71页 |
3.2 研究目的 | 第71页 |
3.3 资料和方法 | 第71-78页 |
3.3.1 资料来源 | 第71-73页 |
3.3.2 模型建立 | 第73-74页 |
3.3.3 成本数据来源 | 第74-77页 |
3.3.4 效用来源 | 第77-78页 |
3.3.5 敏感度分析 | 第78页 |
3.4 结果 | 第78-95页 |
3.4.1 基线分析结果 | 第78-92页 |
3.4.2 一元敏感度分析结果 | 第92页 |
3.4.3 概率敏感度分析结果 | 第92-95页 |
3.5 讨论 | 第95-97页 |
3.6 结论 | 第97-98页 |
4 适合中国国情的胃癌类Markov药物经济学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分析 | 第98-107页 |
4.1 前言 | 第98页 |
4.2 资料与方法 | 第98-99页 |
4.3 分析结果 | 第99-104页 |
4.3.1 术前治疗 | 第99-100页 |
4.3.2 术后治疗 | 第100-101页 |
4.3.3 转移性或局部晚期肿瘤的根治性化疗(不适宜化放疗时) | 第101-104页 |
4.4 讨论 | 第104-106页 |
4.5 结论 | 第106-107页 |
5 展望 | 第107-111页 |
5.1 前言 | 第107页 |
5.2 阈值研究 | 第107-108页 |
5.3 基于WTP创建农村癌症患者个体化药物经济学评价模型 | 第108-111页 |
全文总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26页 |
附录 | 第126-1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