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部分 | 第5-84页 |
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引言 | 第24-28页 |
1.1 概论 | 第24-25页 |
1.2 FRAX? 系统简介 | 第25-26页 |
1.3 FRAX? 系统新版中国大陆模式与 NOF 阈值 | 第26-28页 |
2. 资料与方法 | 第28-32页 |
2.1 基本方法 | 第28页 |
2.2 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方法与标准 | 第28-29页 |
2.3 研究对象 | 第29-30页 |
2.4 FRAX? 值的运算与评测标准 | 第30-31页 |
2.5 数据分析与统计学方法 | 第31-32页 |
3. 结果 | 第32-63页 |
3.1 研究样本基本信息资料 | 第32-33页 |
3.2 不同年龄组性别分布 | 第33-35页 |
3.3 不同年龄组 BMI 统计 | 第35-36页 |
3.4 不同年龄组既往骨折史分布 | 第36-38页 |
3.5 单个危险因子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38-39页 |
3.6 多个危险因子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39-40页 |
3.7 年龄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40-41页 |
3.8 BMI 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41-43页 |
3.9 BMD 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43-47页 |
3.10 不同地域对患者 10 年内骨折概率的作用 | 第47-49页 |
3.11 不同年龄组 10 年内骨折概率(BMI)统计分析 | 第49-55页 |
3.11.1 不同年龄组 10 年内主要部位脆性骨折概率(BMI)的差异性分析 | 第51-52页 |
3.11.2 不同年龄组 10 年内髋部骨折概率(BMI)的差异性分析 | 第52-53页 |
3.11.3 不同年龄组 10 年内髋部骨折概率(BMI)≥3%的患者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 第53-55页 |
3.12 不同骨折部位 10 年内骨折概率(BMI)统计 | 第55-57页 |
3.13 BMD 亚组中 10 年内骨折概率(BMD)统计 | 第57页 |
3.14 BMD、FRAX? BMI 以及 FRAX? BMD 三种方法阳性结果比较分析 | 第57-61页 |
3.14.1 BMD 法与 FRAX? BMI 法之间阳性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58-59页 |
3.14.2 BMD 法与 FRAX? BMD 法之间阳性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59-60页 |
3.14.3 FRAX? BMI 法与 FRAX? BMD 法之间阳性结果的差异性分析 | 第60-61页 |
3.15 FRAX? (BMI)≥NOF 阈值与年龄、性别、BMI 以及危险因子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 | 第61-63页 |
4. 讨论 | 第63-77页 |
4.1 FRAX? 系统的特点以及各因子对 FRAX? 值的作用分析 | 第64-69页 |
4.1.1 FRAX? 系统的特点与优势 | 第64-66页 |
4.1.2 性别对骨折概率的作用分析 | 第66页 |
4.1.3 BMI 对骨折概率的作用分析 | 第66-67页 |
4.1.4 临床危险因子对骨折概率的作用分析 | 第67-68页 |
4.1.5 BMD 对骨折概率的作用分析 | 第68-69页 |
4.1.6 不同地域对骨折概率的作用分析 | 第69页 |
4.2 FRAX? 系统评测结果分析 | 第69-73页 |
4.2.1 FRAX? BMI 评测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4.2.2 BMD 亚组中 FRAX? BMD 评测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4.3 FRAX? 系统的问题与局限性 | 第73-75页 |
4.4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局限性 | 第75-77页 |
5. 展望 | 第77-79页 |
5.1 FRAX? 系统与健康体检 | 第77-78页 |
5.2 种族特异性临床危险因子的应用 | 第78-79页 |
6. 结论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英文部分 | 第84-157页 |
1. INTRODUCTION | 第84-89页 |
1.1 GENERALITY | 第84-85页 |
1.2 INTRODUCTION OF FRAX? | 第85-86页 |
1.3 NEW VERSION OF CHINESE MAINLAND MODEL AND NOF THRESHOLDS | 第86-89页 |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第89-94页 |
2.1 BASIC METHODS | 第89页 |
2.2 DIAGNOSIS OF FRAGILITY FRACTURE | 第89-90页 |
2.3 OBJECTS OF STUDY | 第90-91页 |
2.4 CALCULATION OF FRAX? AND EVALUATION CRITERIA | 第91-93页 |
2.5 DATA ANALYSI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 第93-94页 |
3. RESULTS | 第94-129页 |
3.1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STUDIES OBJECTS | 第94-95页 |
3.2 GENDER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95-97页 |
3.3 BMI STATISTICS FOR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97-99页 |
3.4 “PREVIOUS FRACTURE” 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99-100页 |
3.5 ROLE OF SINGLE RISK FACTOR ON THE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00-102页 |
3.6 ROLE OF MULTI-RISK FACTORS ON THE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02-103页 |
3.7 ROLE OF AGE ON THE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03-105页 |
3.8 ROLE OF BMI ON THE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05页 |
3.9 ROLE OF BMD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05-112页 |
3.10 ROLE OF DIFFERENT REGIONS ON THE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Y | 第112页 |
3.11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IES (BMI)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112-119页 |
3.11.1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of 10-year major osteoporotic fracture probabilities (BMI)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113-116页 |
3.11.2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of 10-year hip fracture probabilities (BMI)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116-117页 |
3.11.3 Analysis of differences of “positive result”distribution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第117-119页 |
3.12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IES OF DIFFERENT FRACTURE SITES (BMI) | 第119-121页 |
3.13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10-YEAR FRACTURE PROBABILITIES (BMD) IN BMD SUBGROUP | 第121-122页 |
3.14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ESULTS AMONG THREE METHODS: BMD、FRAX? BMI AND FRAX? BMD | 第122-126页 |
3.14.1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esults among BMD and FRAX? BMI | 第122-124页 |
3.14.2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esults among BMD and FRAX? BMD | 第124-125页 |
3.14.3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ositive results among FRAX? BMI and FRAX? BMD | 第125-126页 |
3.1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FRAX? (BMI)≥NOF THRESHOLDS AND AGE、SEX、BMI AND RISK FACTORS | 第126-129页 |
4. DISCUSSION | 第129-148页 |
4.1 FEATURES OF FRAX? AND THE ROLE OF EACH FACTOR ON FRAX? VALUES | 第131-138页 |
4.1.1 Features and advantages of FRAX? | 第131-133页 |
4.1.2 Analysis of role of gender on fracture probabilities | 第133-134页 |
4.1.3 Analysis of role of BMI on fracture probabilities | 第134页 |
4.1.4 Analysis of role of CRFs on fracture probabilities | 第134-136页 |
4.1.5 Analysis of role of BMD on fracture probabilities | 第136-138页 |
4.1.6 Analysis of role of different regions on fracture probabilities | 第138页 |
4.2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FRAX? | 第138-144页 |
4.2.1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FRAX? BMI | 第140-142页 |
4.2.2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of FRAX? BMD in BMD subgroup | 第142-144页 |
4.3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OF FRAX? | 第144-146页 |
4.4 LIMITATIONS AND INADEQUACIES OF THE PRESENT STUDY | 第146-148页 |
5. PROSPECTS | 第148-151页 |
5.1 FRAX? AND HEALTH CHECK-UP | 第148-149页 |
5.2 APPLICATION OF ETHIC-SPECIFIC CLINICAL RISK FACTORS | 第149-151页 |
6. CONCLUSION | 第151-153页 |
REFERENCES | 第153-157页 |
附录1 骨折风险评估调查问卷 | 第157-162页 |
附录2 原始数据表 | 第162-181页 |
致谢 | 第181-183页 |
研究生阶段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183-184页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