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9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2页 |
第2章 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 | 第12-16页 |
·生态学的诞生与现状 | 第12-13页 |
·生态学的人文转向 | 第13-16页 |
第3章 生态民俗文化的提出 | 第16-20页 |
·民俗文化中的生态本原 | 第16-17页 |
·生态视野下的民俗文化 | 第17-20页 |
第4章 民俗文化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作用 | 第20-24页 |
·于生态系统的正面影响 | 第20-21页 |
·于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 第21-24页 |
第5章 黔东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与生态观 | 第24-28页 |
·历史文化渊源 | 第24-25页 |
·原始的农业经济模式 | 第25页 |
·二元的人口素质 | 第25页 |
·大杂居、小聚居的社会环境 | 第25页 |
·社会发展因素 | 第25-28页 |
·源于物质层面——以山水为伴的自然情节 | 第26页 |
·源于精神层面——以歌舞为悦的生存哲学 | 第26-28页 |
第6章 生态民俗文化在黔东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中的演绎 | 第28-36页 |
·聚落现状分析 | 第28-31页 |
·生态区位与居屋形式 | 第29-31页 |
·外紧内松的聚落空间 | 第31页 |
·乡土民俗的生态内蕴 | 第31-32页 |
·原始信仰所形成的生态基础 | 第32-34页 |
·资源观念与民俗系统的构建 | 第34-36页 |
第7章 生态民俗文化对于人居环境建设的现实意义 | 第36-42页 |
·生态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第36-38页 |
·"热爱自然本性设计"的思想 | 第37-38页 |
·"深生态学"的环境价值理念 | 第38页 |
·生态民俗文化与新农村建设 | 第38-42页 |
·发扬人类"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 | 第39页 |
·以生态民俗文化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 | 第39-42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回归自然,为人类"诗意的栖居"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