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真菌(霉菌)与放线菌论文--念珠菌论文

小鼠口腔阴道双部位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的构建及不同部位来源白念珠菌的毒力差异研究

英文缩略词第6-8页
中文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6页
前言第17-21页
    参考文献第19-21页
第一章 小鼠口腔阴道双部位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第21-85页
    第一节 小鼠口腔阴道双部位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的构建第21-37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21-26页
        结果第26-32页
        讨论第32-35页
        参考文献第35-37页
    第二节 泼尼松龙联合雌激素构建小鼠双部位感染模型的动态研究第37-49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7-40页
        结果第40-44页
        讨论第44-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第三节 不同糖皮质激素联合雌激素构建小鼠双部位感染模型的比较第49-61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49-52页
        结果第52-56页
        讨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第四节 环磷酰胺和糖皮质激素联合雌激素构建小鼠双部位感染模型的比较第61-71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61-64页
        结果第64-67页
        讨论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第五节 小鼠口腔阴道双部位白念珠菌感染模型的应用初探第71-85页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71-75页
        结果第75-80页
        讨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5页
第二章 不同部位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毒力研究第85-125页
    第一节 不同部位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的鉴定及胞外水解酶等毒力研究第85-109页
        实验材料第85-87页
        实验方法第87-98页
        实验结果第98-103页
        讨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9页
    第二节 不同部位感染来源的白念珠菌体外药物敏感性研究第109-125页
        实验材料第109-110页
        实验方法第110-114页
        实验结果第114-119页
        讨论第119-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5页
全文小结第125-129页
第三章 论文相关综述第129-150页
    综述1 小鼠念珠菌病模型第129-143页
        参考文献第135-143页
    综述2 Th17细胞与抗念珠菌免疫第143-150页
        参考文献第147-150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第150页
在读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和培训第150页
会议收录摘要第150-153页
致谢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临床常用蛋白类检验项目检测方法可比性与参考物质互通性研究
下一篇:自噬与凋亡在柯萨奇病毒B组3型感染细胞过程中的变现及相互作用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