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概述 | 第11-26页 |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出台背景 | 第11-14页 |
一、国际反腐的需求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 | 第11-12页 |
二、我国反腐现状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司法解读 | 第14-26页 |
一、主体要件的解读分析 | 第14-19页 |
二、主观要件的解读分析 | 第19-21页 |
三、客观要件的解读分析 | 第21-26页 |
第二章 司法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的关系 | 第26-29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一般受贿罪的区别 | 第26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区别与竞合 | 第26-28页 |
三、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受贿罪共犯的几种近似情形辨析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比较 | 第29-32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联系 | 第30页 |
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介绍贿赂罪的区别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立法完善构想 | 第32-40页 |
第一节 修改“近亲属”为“亲属”,完善本罪的主体 | 第32-34页 |
一、“近亲属”的范围争议巨大 | 第32-33页 |
二、完善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主体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对利用影响力行贿行为进行刑事立法 | 第34-36页 |
一、利用影响力行贿行为的法律规范缺失 | 第34-35页 |
二、打击行贿行为,有效预防腐败犯罪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的竞合问题 | 第36-37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斡旋受贿罪存在竞合 | 第36-37页 |
二、将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作为“其他严重情节”处理 | 第37页 |
第四节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其他严重情节 | 第37-40页 |
一、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未对其他严重情节作出具体规定 | 第37-38页 |
二、参照受贿罪将其他严重情节具体化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