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二、校园先进文化的特征与功能 | 第15-26页 |
(一) 校园先进文化的内涵 | 第15-20页 |
(二) 校园先进文化的特征 | 第20-22页 |
(三) 校园先进文化的功能 | 第22-26页 |
三、大学生党员群体与校园先进文化建设 | 第26-32页 |
(一) 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特征 | 第26-28页 |
1、理想信念上的先进性 | 第26-27页 |
2、学习理念上的进取性 | 第27页 |
3、工作生活上的榜样性 | 第27-28页 |
4、学生管理上的协调性 | 第28页 |
(二) 建设先进文化是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责任与使命 | 第28-29页 |
(三) 校园先进文化建设需要发挥大学生党员的引领作用 | 第29-32页 |
1、传承大学精神,引领价值取向 | 第29-30页 |
2、营造舆论环境,引领良好校风 | 第30页 |
3、发挥表率作用,引领学风建设 | 第30-31页 |
4、协调人际关系,引领校园和谐 | 第31-32页 |
四、当前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分析 | 第32-41页 |
(一) 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的主流评价 | 第32-35页 |
1、理论学习引领作用发挥 | 第32-33页 |
2、学风建设榜样作用发挥 | 第33-34页 |
3、工作生活骨干作用发挥 | 第34页 |
4、社会实践凝聚作用发挥 | 第34-35页 |
5、自我教育模范作用发挥 | 第35页 |
(二) 校园先进文化建设中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1、部分党员自身素质偏低 | 第36页 |
2、作用发挥平台搭建不足 | 第36页 |
3、监督评议机制尚不完善 | 第36-37页 |
(三) 大学生党员群体作用发挥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1、复杂社会环境影响 | 第37-38页 |
2、高校教育环境影响 | 第38-39页 |
3、党员自身成长特点影响 | 第39-41页 |
五、发挥大学生党员群体在建设校园先进文化中引领作用的机制探讨 | 第41-50页 |
(一) 提高素质,建立能动发挥机制 | 第41-43页 |
1、加强理论学习 | 第41-42页 |
2、提升网络素养 | 第42页 |
3、提高道德修养 | 第42-43页 |
(二) 拓宽渠道,建立示范带动机制 | 第43-46页 |
1、健全评比渠道 | 第43-45页 |
2、建立带动渠道 | 第45页 |
3、拓展实践渠道 | 第45-46页 |
4、完善组织渠道 | 第46页 |
(三) 完善配套,建立管理监督机制 | 第46-50页 |
1、完善基层党组织 | 第46-47页 |
2、健全党员发展培养体系 | 第47-48页 |
3、优化党员目标管理 | 第48页 |
4、建立和完善监督制度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2页 |
(一) 研究总结 | 第50页 |
(二)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附录 | 第55-6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