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研究初探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框架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概述 | 第16-24页 |
·国内外商业建筑及入口发展历程 | 第16-19页 |
·国外商业建筑及入口发展历程 | 第16-17页 |
·我国商业建筑及入口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9-21页 |
·入口空间设计缺乏与城市空间体系相结合 | 第19-20页 |
·入口空间与相应环境空间比例失调 | 第20页 |
·入口空间缺乏人性化的设计 | 第20-21页 |
·入口空间缺乏地域文化特色 | 第21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特征 | 第21-24页 |
·识别性 | 第22页 |
·过渡性 | 第22-23页 |
·共享开放性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功能需求研究 | 第24-37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关系 | 第24-33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外部交通的连接 | 第24-28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过渡 | 第28-32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室外环境的联系 | 第32-33页 |
·人流的引导 | 第33-35页 |
·个性的入口设计 | 第33-34页 |
·文字、广告图片的引导 | 第34-35页 |
·环境设计限定 | 第35页 |
·入口空间与内部商业空间的衔接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形态研究 | 第37-55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交通围合划分、形态组织分析 | 第37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外部过渡空间 | 第37-43页 |
·建筑外饰型入口空间 | 第38页 |
·建筑出挑型入口空间 | 第38-40页 |
·建筑导入型入口空间 | 第40-41页 |
·建筑退让型入口空间 | 第41-43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室外环境的形态分析 | 第43-47页 |
·人的行为与室外形态 | 第43-46页 |
·人的视觉效果与室外形态 | 第46-47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与人流形态分析 | 第47-53页 |
·入口设计元素 | 第48-49页 |
·标志物 | 第49页 |
·门厅入口空间形态的界定 | 第49-53页 |
·商业建筑入口与内部功能形态的分析 | 第53-55页 |
第五章 案例对比分析 | 第55-67页 |
·调研结果 | 第55-58页 |
·案例分析 | 第58-65页 |
·开元商城 | 第58-61页 |
·万达商业广场 | 第61-62页 |
·骡马市民生商场 | 第62-63页 |
·小寨百盛、金鹰国贸 | 第63-65页 |
·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设计方法与原则 | 第67-71页 |
·设计方法 | 第67-69页 |
·注重入口空间的功能性设计 | 第67页 |
·比例尺度设计 | 第67-68页 |
·序列设计 | 第68页 |
·空间秩序设计 | 第68页 |
·符号的应用和引导性设计 | 第68-69页 |
·设计原则 | 第69-71页 |
·以人为本原则 | 第69页 |
·整体环境意识的原则 | 第69-70页 |
·注重地域性和文脉的延续原则 | 第70-71页 |
第七章 发展趋势与展望 | 第71-74页 |
·商业建筑入口空间的发展趋势 | 第71-74页 |
·规划的系统化 | 第71页 |
·与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 | 第71-72页 |
·环境艺术的人文化 | 第72页 |
·设施的完善化 | 第72-74页 |
结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