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27页 |
|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 ·小麦白粉病的危害 | 第13-14页 |
| ·小麦白粉病生理机制 | 第14-15页 |
| ·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 第15-18页 |
|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及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第18-19页 |
| ·小麦条锈病生理机制 | 第19页 |
| ·抗条锈病基因的研究及应用 | 第19-22页 |
|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 ·中间偃麦草的植物学分类 | 第22页 |
| ·中间偃麦草的地理分布及生物学特性 | 第22-23页 |
| ·中间偃麦草在小麦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第23页 |
| ·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应用 | 第23-26页 |
| ·RFLP | 第24页 |
| ·RAPD | 第24-25页 |
| ·SSR分子标记 | 第25-26页 |
| ·本实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26-27页 |
| 第二章 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 | 第27-35页 |
| ·材料 | 第27-28页 |
| ·方法 | 第28页 |
| ·白粉病抗性鉴定 | 第28页 |
| ·染色体配对构型 | 第2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8-32页 |
| ·抗性供体及杂交亲本的抗性表现 | 第28-29页 |
| ·苗期抗性评价 | 第29-30页 |
| ·成株期抗性评价 | 第30-31页 |
| ·抗病品系的染色体构型 | 第31-32页 |
| ·讨论 | 第32-35页 |
| 第三章 源于中间偃麦草的小麦新品系CH7114的抗条锈性遗传和基因定位 | 第35-47页 |
| ·材料 | 第35-36页 |
| ·方法 | 第36-40页 |
| ·抗病性鉴定 | 第36页 |
| ·田间接种和抗性遗传分析 | 第36页 |
|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6-37页 |
| ·DNA的溶解、测浓度和稀释 | 第37页 |
| ·SSR引物的合成、溶解、稀释 | 第37页 |
| ·PCR扩增体系及扩增程序 | 第37-38页 |
| ·扩增产物的检测 | 第38页 |
| ·相关试剂配方 | 第38-39页 |
| ·标记及连锁分析 | 第39-4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4页 |
| ·CH7114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性来源 | 第40-41页 |
| ·抗性遗传分析 | 第41-42页 |
| ·抗性基因的SSR分析及染色体定位 | 第42-44页 |
| ·讨论 | 第44-47页 |
| 第四章 结论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