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英文缩写一览表 | 第10-12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2-25页 |
1.1 恶性胸腔积液微环境的研究 | 第12-16页 |
1.2 铜绿假单胞菌注射液对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 | 第16-19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1-23页 |
1.5 实验流程图 | 第23-25页 |
第2章 胸腔积液免疫微环境的研究与 CD163+TAM 细胞鉴定恶性胸腔积液 | 第25-40页 |
2.1 材料 | 第25-27页 |
2.2 方法 | 第27-33页 |
2.3 结果 | 第33-39页 |
2.4 讨论 | 第39-40页 |
第3章 PA-MSHA 重塑恶性胸腔积液中肿瘤相关性巨噬细胞的表型与功能 | 第40-51页 |
3.1 材料 | 第40-41页 |
3.2 方法 | 第41-47页 |
3.3 结果 | 第47-50页 |
3.4 讨论 | 第50-51页 |
第4章 PA-MSHA 逆转 TAM 对 NK 杀伤抑制的功能 | 第51-59页 |
4.1 材料 | 第51-53页 |
4.2 方法 | 第53-56页 |
4.3 结果 | 第56-58页 |
4.4 讨论 | 第58-59页 |
第5章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灌注 PA-MSHA 前后 CD163+TAM细胞的表达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 第59-64页 |
5.1 材料 | 第59-60页 |
5.2 方法 | 第60-62页 |
5.3 结果 | 第62-63页 |
5.4 讨论 | 第63-64页 |
全文讨论 | 第64-68页 |
全文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目录及研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