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8-9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8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选题的研究状况 | 第9-19页 |
(一) 关于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研究 | 第10-11页 |
(二) 关于生态殖民主义本质的研究 | 第11-12页 |
(三) 关于生态殖民主义表现形式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四) 关于生态殖民主义成因的研究 | 第13-16页 |
(五) 关于当下生态殖民主义带来的影响及其启示研究 | 第16-19页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二) 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生态殖民主义概述 | 第20-27页 |
一、生态殖民主义的当代表现 | 第20-23页 |
(一) 直接的生态掠夺 | 第20-21页 |
(二) 污染转移 | 第21-22页 |
(三) 不公正的贸易壁垒和环境壁垒 | 第22-23页 |
(四) 借口“人类共同责任”逃避环境责任 | 第23页 |
二、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3-24页 |
三、生态殖民主义的本质 | 第24-27页 |
(一) 传统殖民主义的本质 | 第25页 |
(二) 生态殖民主义与传统殖民主义本质上的相似性 | 第25-27页 |
第二章 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原因 | 第27-36页 |
一、资本主义国家与生态殖民主义 | 第27-31页 |
(一) 资本主义的资本逻辑导致生态殖民主义 | 第27-28页 |
(二)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生态殖民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 第28-29页 |
(三) “生产成本外在化”加剧生态殖民主义 | 第29-30页 |
(四) 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对生态殖民主义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全球化与生态殖民主义 | 第31-33页 |
(一) 全球化的概念 | 第31-32页 |
(二) 全球化背后深刻的生态殖民问题 | 第32-33页 |
(三) 跨国公司是发达国家生态殖民主义的代言人 | 第33页 |
三、发展中国家与生态殖民主义 | 第33-36页 |
(一) 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与生态殖民主义 | 第33-34页 |
(二) 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与“生态”两难决定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生态殖民主义的影响 | 第36-43页 |
一、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 第36-38页 |
(一)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 | 第36页 |
(二)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 第36-37页 |
(三) 发展中国家政治管理受到影响 | 第37-38页 |
二、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一) 生态殖民主义带给发达国家短暂的利益 | 第38-39页 |
(二) 生态殖民主义对于发达国家的长远危害性 | 第39-40页 |
三、对整个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 第40-43页 |
(一) 生态殖民主义破坏全球生态环境 | 第40-41页 |
(二) 生态殖民主义影响世界各国的和平相处 | 第41-43页 |
第四章 解决生态殖民主义的基本途径 | 第43-53页 |
一、增强生态意识,揭示生态殖民主义的本质 | 第43-45页 |
(一) “联合发展”是生态殖民主义的外衣 | 第43-44页 |
(二) 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注重全人类共同的生态利益 | 第44-45页 |
二、用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 | 第45-47页 |
(一) 解决生态问题的最佳方式是选择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 第45-46页 |
(二) 以苏联模式为鉴,探索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 | 第46-47页 |
三、用科学的经济发展模式解决生态殖民与自身发展问题 | 第47-50页 |
(一) 反对所谓“稳态经济” | 第47-48页 |
(二) 提倡生产的合理性,保证经济的适度增长 | 第48-49页 |
(三) 经济发展应在民主基础上实现计划与市场的结合 | 第49-50页 |
四、提倡和维护公平公正的国际生态环境新秩序 | 第50-53页 |
(一) 主张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军事战争 | 第50-51页 |
(二) 以环境正义为基点,缓解南北关系 | 第51-53页 |
第五章 生态殖民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 第53-64页 |
一、坚持社会主义之路:生态殖民主义问题给予中国道路选择的启示 | 第53-55页 |
(一) 生态殖民主义的危害让中国彻底摒弃资本主义 | 第53-54页 |
(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帮助中国解决生态殖民主义 | 第54-55页 |
(三) 社会主义的生态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 第55页 |
二、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生态殖民主义问题的内在要求 | 第55-57页 |
(一) 综合国力的提高是解决生态殖民主义问题的关键 | 第55-56页 |
(二) “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必然的选择 | 第56-57页 |
三、科学发展观:中国解决生态殖民主义问题的新路标 | 第57-60页 |
(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第57-58页 |
(二)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 第58页 |
(三)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 第58-60页 |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绿色目标 | 第60-64页 |
(一) 从生态殖民主义问题中反思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 第60-61页 |
(二) 生态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 第61页 |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绿色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 | 第61-64页 |
结语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