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变电站工程项目的后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内涵及其相关界定 | 第18-29页 |
2.1 后评价的含义 | 第18-19页 |
2.2 后评价的内容 | 第19-22页 |
2.2.1 项目建设管理后评价 | 第19-20页 |
2.2.2 项目效益后评价 | 第20-21页 |
2.2.3 项目影响后评价 | 第21页 |
2.2.4 项目其他方面的后评价 | 第21-22页 |
2.3 后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第22-23页 |
2.4 后评价的若干内容界定 | 第23-25页 |
2.5 后评价的现存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 第25-28页 |
2.5.1 后评价的现存问题 | 第25-27页 |
2.5.2 后评价的趋势 | 第27-2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工程项目后评价方法的对比与分析 | 第29-47页 |
3.1 后评价指标及其选取 | 第29-33页 |
3.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29-30页 |
3.1.2 评价指标选取的方法 | 第30-32页 |
3.1.3 评价指标选取的应注意的问题 | 第32-33页 |
3.2 后评价指标的权重及其确定 | 第33-41页 |
3.2.1 层次分析法 | 第33-35页 |
3.2.2 德尔菲法 | 第35-37页 |
3.2.3 序关系法 | 第37-38页 |
3.2.4 模糊确定法 | 第38页 |
3.2.5 粗糙集赋权法 | 第38-39页 |
3.2.6 相似系数赋权法 | 第39-40页 |
3.2.7 其他方法 | 第40-41页 |
3.3 后评价方法 | 第41-45页 |
3.3.1 对比法 | 第41-43页 |
3.3.2 逻辑框架法 | 第43-44页 |
3.3.3 成功度法 | 第44页 |
3.3.4 三种方法的比较 | 第44-45页 |
3.4 后评价方法使用的注意事项 | 第45-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中小型变电站的后评价 | 第47-61页 |
4.1 中小型变电站的特点 | 第47-48页 |
4.2 中小型变电站后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48-51页 |
4.2.1 当前后评价方法的不足 | 第48-49页 |
4.2.2 中小型变电站工程后评价的方法 | 第49-51页 |
4.3 中小型变电站后评价模式与程序 | 第51-53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53-58页 |
4.4.1 工程实例介绍 | 第53-55页 |
4.4.2 工程项目的后评价 | 第55-58页 |
4.5 后评价的相关建议 | 第58-6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问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7-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68-69页 |
作者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