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显微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14-24页 |
1.2.1 SLM显微立体视觉技术成为了发展主流,应用日益广泛 | 第14-18页 |
1.2.2 三维成像相关技术逐步完善,推动显微立体视觉向高性能方向发展 | 第18-22页 |
1.2.3 小波变换技术广泛应用于显微三维成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 第22-23页 |
1.2.4 水下显微三维成像存在诸多挑战,有待进一步突破 | 第23-24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其章节安排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水环境下微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研究 | 第27-43页 |
本章摘要 | 第27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水下微视觉图像光学成像模型及特性分析 | 第27-30页 |
2.3 基于小波变换的CLAHE和同态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增强技术 | 第30-39页 |
2.3.1 二维小波变换及小波基的选择 | 第30-33页 |
2.3.2 基于小波变换的CLAHE和同态滤波器相结合的图像增强方法 | 第33-37页 |
2.3.3 实验研究 | 第37-39页 |
2.4 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二维MSD阈值分割技术 | 第39-42页 |
2.4.1 基于小波变换的快速二维MSD阈值分割方法 | 第39-41页 |
2.4.2 实验研究 | 第41-4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三章 SLM显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技术研究 | 第43-60页 |
本章摘要 | 第43页 |
3.1 引言 | 第43-44页 |
3.2 SLM显微立体视觉系统标定原理 | 第44-47页 |
3.2.1 SLM显微立体视觉系统成像模型研究 | 第44-46页 |
3.2.2 SLM显微立体视觉非线性畸变模型研究 | 第46-47页 |
3.3 基于张正友标定法和变倍率法的显微标定方法 | 第47-55页 |
3.3.1 尺度因子标定方法 | 第48-50页 |
3.3.2 主点坐标标定及外参数矩阵计算方法 | 第50-52页 |
3.3.3 参数的光束法平差优化方法 | 第52-55页 |
3.4 实验研究 | 第55-58页 |
3.4.1 SLM显微标定系统设计 | 第55-57页 |
3.4.2 标定实验及精度分析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水环境下显微视觉立体匹配技术研究 | 第60-75页 |
本章摘要 | 第60页 |
4.1 引言 | 第60页 |
4.2 SLM显微立体视觉单次折射校正 | 第60-66页 |
4.2.1 平行立体视觉单次折射校正 | 第61-64页 |
4.2.2 SLM显微立体视觉单次折射校正 | 第64-66页 |
4.3 基于小波金字塔的多尺度结构区域立体匹配算法 | 第66-74页 |
4.3.1 极线几何与立体校正 | 第66-69页 |
4.3.2 基于小波金字塔的多尺度结构区域匹配算法 | 第69-72页 |
4.3.3 实验研究 | 第72-7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五章 微构件三维成像系统实现及实验研究 | 第75-84页 |
本章摘要 | 第75页 |
5.1 引言 | 第75页 |
5.2 SLM显微立体视觉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75-81页 |
5.2.1 总体方案设计 | 第75-77页 |
5.2.2 基于PXI总线的COMe计算机模块开发 | 第77-81页 |
5.2.3 系统集成 | 第81页 |
5.3 水环境下微构件三维成像实验研究 | 第81-8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在学期间所参与的科研项目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0页 |
已投稿论文 | 第90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