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8-11页 |
1 前言 | 第11-12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2-21页 |
2.1 材料与试剂 | 第12-14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12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2-13页 |
2.1.3 主要仪器 | 第13-14页 |
2.2 方法 | 第14-21页 |
2.2.1 细胞培养 | 第14页 |
2.2.2 细胞转染 | 第14页 |
2.2.3 总RNA的提取、逆转录、实时定量PCR | 第14-17页 |
2.2.4 总蛋白提取、测浓度、蛋白印迹(Westernblot) | 第17-18页 |
2.2.5 放疗 | 第18-19页 |
2.2.6 靶基因预测 | 第19页 |
2.2.7 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 | 第19页 |
2.2.8 免疫组化 | 第19-20页 |
2.2.9 统计学分析 | 第20-21页 |
3 结果 | 第21-34页 |
3.1 miR-7靶基因的预测及验证 | 第21-22页 |
3.1.1 miR-7靶基因的预测 | 第21页 |
3.1.2 双荧光素酶报告验证PARP-1是miR-7的靶基因 | 第21-22页 |
3.2 miR-7对靶基因PARP-1的调控作用 | 第22-24页 |
3.2.1 转染miR-7及转染效率的验证 | 第22-23页 |
3.2.2 PCR验证miR-7对PARP-1的调节 | 第23-24页 |
3.2.3 WesternBlot验证miR-7对PARP-1的调节 | 第24页 |
3.3 照射对转染后细胞内PARP-1表达的影响 | 第24-26页 |
3.4 PARP-1在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第26-34页 |
3.4.1 PARP-1在肺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 | 第26-27页 |
3.4.2 PARP-1在NSCLC及癌旁中的表达 | 第27页 |
3.4.3 PARP-1的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 第27-29页 |
3.4.4 PARP-1表达高低及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 | 第29-34页 |
4 讨论 | 第34-35页 |
5 结论 | 第35-36页 |
创新性自我评价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综述 | 第40-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历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