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电子浆料用无铅低熔点玻璃粉概述 | 第13-15页 |
1.2 电子浆料用无铅低熔点玻璃粉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铋酸盐系低熔点玻璃粉 | 第16-17页 |
1.2.2 磷酸盐系低熔点玻璃粉 | 第17-18页 |
1.2.3 钒酸盐系低熔点玻璃粉 | 第18-19页 |
1.2.4 硼酸盐系低熔点玻璃粉 | 第19页 |
1.2.5 碲酸盐系低熔点玻璃粉 | 第19-20页 |
1.3 电子浆料用玻璃粉表面镀银的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1.4 主要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3-25页 |
1.4.1 研究的意义 | 第23-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Bi_2O_3-B_2O_3-SiO_2-R_2O基础玻璃制备 | 第25-39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5-28页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25-26页 |
2.2.2 玻璃的制备 | 第26-27页 |
2.2.3 样品的加工处理 | 第27页 |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2.3.1 基础玻璃性质 | 第28-34页 |
2.3.2 R_2O对Bi_2O_3-B_2O_3-SiO_2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4-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氧化物TeO_2、Sb_2O_5对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39-40页 |
3.2.2 玻璃粉的球磨工艺 | 第40页 |
3.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40-41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3.3.1 TeO_2对Bi_2O_3-B_2O_3-SiO_2-R_2O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3.3.2 Sb_2O_5对Bi_2O_3-B_2O_3-SiO_2-R_2O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3 Bi_2O_3-B_2O_3-SiO_2-R_2O-TeO_2-Sb_2O_5玻璃结构和性能 | 第47-48页 |
3.3.4 球磨工艺对玻璃粉粒径大小的影响 | 第48-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玻璃粉表面负载纳米银 | 第53-70页 |
4.1 引言 | 第5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第53-54页 |
4.2.2 实验过程 | 第54-55页 |
4.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第55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5-69页 |
4.3.1 使用葡萄糖还原剂制备纳米银包玻璃粉 | 第56-61页 |
4.3.2 使用甲醛还原剂制备纳米银包玻璃粉 | 第61-6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及专利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