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导论 | 第7-2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11页 |
1. 研究的缘起 | 第7-8页 |
2. 研究的意义 | 第8-11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三)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3-14页 |
(四) 概念内涵与理论基础 | 第14-19页 |
1. 主要概念与内涵 | 第14-17页 |
2.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7-18页 |
3. 服务型政府理论 | 第18-19页 |
(五) 共青团组织参与城市社会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1. 共青团参与城市社会建设的必然性分析 | 第19-20页 |
2. 共青团参与社会建设的领域与方式 | 第20-21页 |
3. 共青团组织参与城社会建设的优势 | 第21-22页 |
二、昆明市五华区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建设问题和原因分析 | 第22-30页 |
(一) 社会建设工作机制不健全 | 第22-23页 |
(二) 参与社会建设工作资源不足 | 第23-24页 |
(三) 团组织覆盖和服务体制外青年不足 | 第24-25页 |
(四) 青年参与社会建设不足 | 第25-28页 |
(五) 新媒体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 第28-29页 |
(六) 共青团志愿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 第29-30页 |
三、国内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 第30-33页 |
(一) 主要做法 | 第30-32页 |
1. 设立社会建设组织机构 | 第30页 |
2. 青年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外包 | 第30-31页 |
3. 搭建“同心多层”的区域化社会组织架构 | 第31-32页 |
(二) 经验启示 | 第32-33页 |
四、昆明市五华区共青团组织有效参与社会建设的实现途径 | 第33-40页 |
(一) 完善社会建设工作机制 | 第33-34页 |
(二) 构建属地化工作体系 | 第34-35页 |
1. 树立属地化的工作理念 | 第34页 |
2. 社会建设工作重心下移 | 第34页 |
3. 构建属地化的工作覆盖体系 | 第34-35页 |
(三) 推进共青团工作的社会化运作 | 第35-37页 |
1. 建设“枢纽型”社会组织 | 第36-37页 |
2. 完善青年参与和维权机制 | 第37页 |
(四) 拓展和丰富工作资源 | 第37-38页 |
1. 打造高素质的团干部队伍 | 第37-38页 |
2. 拓展丰富各方资源 | 第38页 |
(五) 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 | 第38-39页 |
(六) 完善志愿服务体系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