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形态及热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2页
   ·引言第12页
   ·RAFT技术在设计嵌段高分子链中的应用第12-15页
     ·RAFT技术用于制备线型嵌段共聚物第14-15页
     ·RAFT技术用于制备星型嵌段共聚物第15页
   ·嵌段共聚物相分离的理论研究第15-17页
   ·嵌段共聚物相分离的理论方法第17-35页
     ·Landau相变理论第17-18页
     ·弱分凝理论第18-19页
     ·强分凝理论第19-21页
     ·Doi-Kawasaki密度泛函理论第21-25页
     ·嵌段共聚物的自洽平均场理论第25-35页
   ·自洽平均场理论的数值解法第35-39页
     ·谱方法(Fourier Space Method)第35-36页
     ·实空间方法(SCMFT Real-Space Implementation)第36-38页
     ·准谱法(Pseudo-Spectral Method)第38-39页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第39-42页
 参考文献第42-52页
第二章 ABC树枝状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第52-71页
   ·前言第52-53页
   ·ABC树枝状嵌段共聚物体系理论模型第53-58页
   ·结果与讨论第58-67页
     ·对称相互作用参数第60-64页
       ·等臂的第二代嵌段共聚物情况下第60-63页
       ·不等臂的第二代嵌段共聚物情况下第63-64页
     ·不对称相互作用参数且等臂的第二代嵌段共聚物情况下第64-67页
   ·结论第67-68页
 附录: 不对称臂、不对称作用参数下的相图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三章 平面板受限下的星型三嵌段共聚物薄膜第71-102页
   ·前言第71-73页
   ·理论和方法第73-76页
     ·自洽场理论第73-76页
     ·数值方法第76页
   ·结果与讨论第76-96页
     ·星型ABC三嵌段共聚物本体的相形态第77-78页
     ·星型ABC三嵌段共聚物薄膜的相形态第78-85页
       ·柱状结构(C)薄膜第78-80页
       ·层状结构(L)薄膜第80-82页
       ·穿孔层状结构(PL)薄膜第82-83页
       ·混合相结构(H)薄膜第83-85页
     ·中性基板对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的选择性第85-87页
     ·基板对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的选择性第87-92页
       ·弱基板对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的选择性第87-89页
       ·强基板对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的选择性第89-92页
     ·耦合弱选择性基板的较厚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第92-93页
     ·表面场强度对聚合物薄膜相形态的影响第93-96页
   ·结论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第四章 基于甲基丙烯酸酯的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和热分析第102-120页
   ·前言第102-103页
   ·实验部分第103-106页
     ·主要化学试剂第103页
     ·主要化学试剂的纯化第103-104页
     ·测试与表征方法第104页
     ·RAFT链转移剂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的合成第104-105页
     ·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合成第105-106页
       ·含环氧基团的大分子链转移剂(P-MA-b-PGMA)-CTA的制备第105-106页
       ·两亲性线型三嵌段共聚物PtBMA-b-PGMA-b-PSt的制备第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17页
     ·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GPC分析第106-107页
     ·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FT-IR分析第107-108页
     ·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1H-NMR分析第108-110页
     ·线型三嵌段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过程的动力学分析第110-117页
   ·结论第117-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0页
作者简历第120-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21-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氯化铁促进的炔烃环化反应
下一篇:高性能聚烯烃结晶行为及结构性能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