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一 绪论 | 第8-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9页 |
2. 国内研究概述 | 第9-11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 基本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 本论文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2-13页 |
1. 本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 | 第12页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3-16页 |
(一) 基本概念 | 第13-14页 |
1. “一事一议” | 第13页 |
2. 农村基础设施 | 第13-14页 |
(二) 理论工具选择 | 第14-16页 |
1.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第14-15页 |
2. 政策过程理论 | 第15-16页 |
三 L 县“一事一议”开展情况 | 第16-22页 |
(一) L 县“一事一议”探索的过程 | 第16-17页 |
(二) L 县“一事一议”政策的执行过程 | 第17-19页 |
(三) L 县“一事一议”政策执行的成效 | 第19-20页 |
(四) L 县“一事一议”的主要做法和措施 | 第20-22页 |
四 L 县“一事一议”存在的问题 | 第22-30页 |
(一) 2011-2014 年“一事一议”开展问卷调查情况 | 第22-23页 |
(二) “一事一议”的政策效果较差 | 第23-25页 |
1. 套用国家资金 | 第23-24页 |
2. 加重农民负担; | 第24页 |
3. 工程质量不理想与烂尾工程 | 第24-25页 |
(三) “一事一议”的政策过程缺乏管理和监督 | 第25-27页 |
1. 职能分工不明确 | 第25-26页 |
2. 责任意识不明确 | 第26页 |
3. 权力问题 | 第26-27页 |
4. 人情问题 | 第27页 |
(四) “一事一议”存在的其他问题 | 第27-30页 |
1. 政策的连续性 | 第27-28页 |
2. 政策的适应性 | 第28-30页 |
五 完善“一事一议”的思路和对策 | 第30-35页 |
(一) 保证政策的延续性 | 第30-31页 |
(二) 明确职能分工 | 第31页 |
(三) 加大政策宣传 | 第31-32页 |
(四) 加强监督管理 | 第32-34页 |
(五) 逐步完善程序 | 第34页 |
(六) 积极使用计算机网路技术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