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 绒山羊概述 | 第12页 |
1.2 绒山羊毛囊发育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1.2.1 参与毛囊发育的信号通路 | 第13-15页 |
1.2.1.1 Wnt信号通路 | 第13-14页 |
1.2.1.2 Shh信号通路 | 第14页 |
1.2.1.3 BMP信号通路 | 第14-15页 |
1.2.2 转录因子概述 | 第15-16页 |
1.2.3 Hoxc13基因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2.4 Foxn1基因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3 角蛋白概述 | 第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1-2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4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1-22页 |
2.1.2.1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2.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2.3 引物 | 第22页 |
2.1.3 试验方法 | 第22-24页 |
2.1.3.1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23页 |
2.1.3.2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页 |
2.1.3.3 带有不同长度重复序列的Hoxc13中间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3-24页 |
2.1.3.4 SSA效率的统计 | 第24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4-26页 |
2.2.1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4页 |
2.2.2 正向重复序列长度对SSA效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2.2.3 不同感受态对SSA效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 讨论 | 第26-27页 |
2.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基因对角蛋白的调控 | 第28-3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8-31页 |
3.1.1 主要材料 | 第28页 |
3.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28-29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29-31页 |
3.1.3.1 角蛋白启动子载体构建 | 第29-30页 |
3.1.3.2 陕北白绒山羊毛乳头细胞的培养与转染 | 第30页 |
3.1.3.3 双荧光素酶活性的检测 | 第30-31页 |
3.1.3.4 数据处理 | 第31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3.2.1 陕北白绒山羊4个角蛋白基因不同长度启动子效率的检测 | 第31-32页 |
3.2.2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对四个角蛋白基因的调控 | 第32-33页 |
3.3 讨论 | 第33页 |
3.4 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和Foxn1互作研究 | 第35-41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4.1.1 主要材料 | 第35-36页 |
4.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6页 |
4.1.3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4.1.3.1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酵母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页 |
4.1.3.2 陕北白绒山羊Foxn1酵母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4.1.3.3 细胞培养、转染和双荧光素酶检测 | 第37页 |
4.1.3.4 酿酒酵母的培养与转化 | 第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4.2.1 陕北白绒山羊Hoxc13、Foxn1酵母融合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4.2.2 陕北白绒山羊Foxn1对角蛋白KRT84基因的调控 | 第38-39页 |
4.2.3 Hoxc13和Foxn1蛋白互作验证 | 第39页 |
4.3 讨论 | 第39-40页 |
4.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附录 | 第48-59页 |
缩略词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