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前言 | 第6-19页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6-10页 |
1、国内研究 | 第6-8页 |
2、国际研究 | 第8-10页 |
3、小结 | 第10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1、历史制度主义 | 第11-13页 |
2、制度变迁的广义理论 | 第13-15页 |
3、小结 | 第15页 |
(三)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1、研究对象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3、研究内容 | 第17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一、传统政治中的潘查亚特 | 第19-26页 |
(一) 诞生:被规制化的种姓观念 | 第19-21页 |
(二) 变异:新观念的出现与潘查亚特制度的复兴 | 第21-24页 |
(三) 小结:对潘查亚特制度的新认识 | 第24-26页 |
二、联邦制:建国时潘查亚特制的设计基础 | 第26-36页 |
(一) 联邦制的核心观念与印度联邦制的确立 | 第26-29页 |
(二) 印度联邦制的需求 | 第29-31页 |
1、政治社会化 | 第29页 |
2、权力的集中与转型 | 第29-31页 |
3、维稳 | 第31页 |
(三) 观念的冲突:种姓观念与联邦主义 | 第31-33页 |
1、等级与平等 | 第32页 |
2、社群与自由 | 第32-33页 |
3、被动分权与主动分权 | 第33页 |
4、民族主义与普世理念 | 第33页 |
(四) 1950年的潘查亚特制度 | 第33-36页 |
三、冲突与干预: 联邦制的干涉手段 | 第36-46页 |
(一) 种姓观念的改造 | 第36-38页 |
(二) 作为制度制定者的联邦制:外部政治权力所引发的不稳定 | 第38-40页 |
(三) 作为变迁外部环境的联邦制:降低选择成本的策略 | 第40-43页 |
(四) 1992年印度宪法修正案 | 第43-46页 |
四、总结 | 第46-51页 |
(一) 潘查亚特制度的前后差异:联邦制两种策略运作的结果 | 第46-48页 |
(二) 展望:潘查亚特制的未来 | 第48-49页 |
(三) 结合权力与观念:更为有效的制度变迁研究方式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