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第8-11页 |
摘要 | 第11-13页 |
ABSTRACT | 第13-14页 |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说明 | 第15-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7-2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1.2 潮流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水平轴叶轮技术 | 第18-20页 |
1.2.2 竖直轴叶轮技术 | 第20页 |
1.2.3 振荡水翼技术 | 第20-21页 |
1.3 振荡水翼捕获能量理论和性能的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2章 振荡水翼捕获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机理探讨 | 第23-29页 |
2.1 水翼理论概述 | 第23-24页 |
2.1.1 水翼和翼型几何参数 | 第23页 |
2.1.2 水翼的流体动力特性 | 第23-24页 |
2.2 振荡水翼捕获潮流能发电系统的机理 | 第24-28页 |
2.2.1 振荡水翼捕获潮流能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2.2.2 振荡水翼捕获潮流能发电系统的物理模型 | 第25页 |
2.2.3 振荡水翼的运动模型 | 第25-26页 |
2.2.4 衡量系统能量捕获性能的主要参数 | 第26-2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绕振荡水翼非定常流动的数值建模 | 第29-49页 |
3.1 CFD理论及其数值计算方法 | 第29-35页 |
3.1.1 控制方程 | 第30-32页 |
3.1.2 CFD求解计算的方法 | 第32-33页 |
3.1.3 运动区域的网格模型 | 第33页 |
3.1.4 用户自定义函数 | 第33-34页 |
3.1.5 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3.2 绕振荡水翼非定常流动的数值模型 | 第35-38页 |
3.2.1 计算区域、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的设置 | 第35-37页 |
3.2.2 数值计算模型参数设定 | 第37页 |
3.2.3 振荡水翼运动控制及水动力性能参数的获取 | 第37-38页 |
3.3 数值计算程序验证 | 第38-46页 |
3.3.1 算例对比验证 | 第38-39页 |
3.3.2 边界尺寸验证 | 第39-40页 |
3.3.3 网格密度及时间步长无关性验证 | 第40-41页 |
3.3.4 计算周期验证 | 第41-42页 |
3.3.6 湍流模型验证 | 第42-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9页 |
第4章 振荡水翼的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研究 | 第49-77页 |
4.1 振荡水翼捕获潮流动能的机理研究 | 第49-52页 |
4.2 运动参数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52-59页 |
4.2.1 俯仰振幅和折算频率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耦合影响 | 第52-57页 |
4.2.2 升沉振幅和俯仰振幅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耦合影响 | 第57-58页 |
4.2.3 升沉振幅和折算频率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耦合影响 | 第58-59页 |
4.3 粘性参数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59-65页 |
4.4 几何参数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65-75页 |
4.4.1 翼型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65-71页 |
4.4.2 俯仰轴位置对水动力和能量捕获性能的影响 | 第71-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附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