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縮略词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43页 |
1 结核分枝杆菌的概述 | 第14-20页 |
1.1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第14-15页 |
1.2 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组 | 第15-17页 |
1.3 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 | 第17页 |
1.4 结核分枝杆菌与卡介苗 | 第17-19页 |
1.5 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免疫应答 | 第19-20页 |
2 结核病的流行情况 | 第20-25页 |
2.1 结核病的历史流行情况 | 第21-22页 |
2.2 结核病的全球流行情况 | 第22-23页 |
2.3 结核病在中国的流行情况 | 第23页 |
2.4 HIV/TB共感染和结核耐药流行情况 | 第23-25页 |
3 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 第25-40页 |
3.1 细菌学诊断 | 第25-28页 |
3.2 影像学诊断 | 第28-31页 |
3.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31-32页 |
3.4 血清学诊断 | 第32-36页 |
3.5 细胞免疫学诊断 | 第36-40页 |
4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目的和意义 | 第40-43页 |
4.1 LTBI防控将逐步成为结核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 第40-41页 |
4.2 IGRA技术可以实现对LTBI的有效诊断 | 第41-42页 |
4.3 在我国开展LTBI流行病学调查有助于结核防控工作 | 第42-43页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第43-51页 |
1 材料 | 第43-44页 |
1.1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43页 |
1.3 常用溶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2 方法 | 第44-51页 |
2.1 样品采集和培养 | 第44页 |
2.2 样品检测 | 第44-46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46页 |
2.4 调查流程 | 第46-48页 |
2.5 知情同意书 | 第48-51页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第51-65页 |
1 流调准备实验 | 第51-52页 |
2 流调现场背景介绍 | 第52页 |
3 调查人群特征 | 第52-55页 |
3.1 性别 | 第53页 |
3.2 年龄 | 第53页 |
3.3 志愿者在不同年龄分层和性别中的分布 | 第53-54页 |
3.4 BCG接种史 | 第54页 |
3.5 结核病接触史 | 第54页 |
3.6 体重指数 | 第54-55页 |
4 东台市自然人群中LTBI感染率 | 第55-59页 |
4.1 总人群中的LTBI感染率 | 第55页 |
4.2 不同性别和年龄分层人群中的LTBI感染率 | 第55-56页 |
4.3 BCG接种和未接种人群中LTBI感染率 | 第56-57页 |
4.4 有、无结核病接触史人群中的LTBI感染率 | 第57-58页 |
4.5 不同BMI分类中的LTBI感染率 | 第58-59页 |
5 IFN-γ检测值情况 | 第59-61页 |
5.1 IFN-γ检测值的分布情况 | 第59页 |
5.2 IFN-γ检测值>200pg/ml人群的胸片结果 | 第59-61页 |
6 LTBI相关风险因素分析 | 第61-65页 |
6.1 LTBI的单因素分析 | 第61-62页 |
6.2 LTBI的多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6.3 BCG接种对LTBI的影响 | 第63-6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65-68页 |
1 LTBI的流行情况 | 第65页 |
2 LTBI的流行情况与年龄的相关性 | 第65-66页 |
3 LTBI的流行情况与性别的相关性 | 第66页 |
4 LTBI的流行情况和结核接触史的相关性 | 第66-67页 |
5 LTBI的流行情况和BCG接种的相关性 | 第67-68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