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生产建设项目工程堆积体研究 | 第13-14页 |
1.3.2 坡面水蚀过程研究 | 第14-15页 |
1.3.3 坡面侵蚀泥沙颗粒特征研究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试验设计 | 第17-25页 |
2.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2.1.1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产流产沙过程 | 第17页 |
2.1.2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水动力学特性 | 第17页 |
2.1.3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土壤颗粒分布 | 第17页 |
2.1.4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泥沙颗粒分选过程及其特性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7-21页 |
2.2.1 试验地概况 | 第17-18页 |
2.2.2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2.2.2.1 试验样品采集及测定 | 第18页 |
2.2.2.2 试验布设 | 第18-21页 |
2.3 试验数据处理 | 第21-23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工程堆积体坡面水蚀产流过程 | 第25-31页 |
3.1 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流过程 | 第25-28页 |
3.2 工程堆积体坡面累积产流量变化过程 | 第28-29页 |
3.2.1 红土、壤土堆积体坡面累积产流量变化过程比较 | 第29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工程堆积体坡面水蚀产沙过程 | 第31-36页 |
4.1 工程堆积体坡面产沙过程 | 第31-33页 |
4.2 工程堆积体坡面累积产沙量变化过程 | 第33-34页 |
4.2.1 红土堆积体坡面累积产沙量变化过程 | 第33-3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工程堆积体坡面流水动力学特性 | 第36-46页 |
5.1 红土堆积体径流流速变化过程 | 第36-38页 |
5.1.1 红土堆积体流速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36-38页 |
5.1.2 壤土堆积体流速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38页 |
5.2 堆积体径流流态 | 第38-43页 |
5.2.1 红土堆积体雷诺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39-40页 |
5.2.2 红土堆积体佛汝德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40-41页 |
5.2.3 塿土堆积体雷诺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41页 |
5.2.4 塿土堆积体佛汝德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41-43页 |
5.3 堆积体坡面径流阻力 | 第43-45页 |
5.3.1 红土堆积体坡面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43-44页 |
5.3.2 塿土堆积体坡面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过程 | 第44-4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六章 工程堆积体坡面侵蚀泥沙颗粒分选过程及其特性 | 第46-52页 |
6.1 工程堆积体侵蚀泥沙颗粒分布特征 | 第46-47页 |
6.2 工程堆积体侵蚀泥沙颗粒富集颗粒对比分析 | 第47-48页 |
6.2.1 红土堆积体侵蚀泥沙颗粒富集颗粒变化过程 | 第47-48页 |
6.3 工程堆积体侵蚀泥沙颗粒团聚性对比分析 | 第48-51页 |
6.3.1 红土堆积体侵蚀泥沙颗粒富集颗粒变化过程 | 第48-5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讨论 | 第52-55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7.2 存在不足及研究设想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