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药学论文--中药材论文

中国新纪录种两色鹿药及二近缘种的形态及分类学研究

摘要第9-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舞鹤草属的研究概况第13-22页
    第一节 分类学历史第13-17页
    第二节 舞鹤草属的资源分布第17-19页
    第三节 舞鹤草属的文献综述第19-22页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2-33页
    第一节 研究内容第22-26页
        一、形态学研究第22-23页
        二、精细解剖研究第23页
        三、组织结构研究第23-24页
        四、花粉电镜研究第24-26页
    第二节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三节 本文创新点第27-28页
    第四节 材料与方法第28-33页
        一、实验材料第28-29页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试剂第29页
        三、实验方法第29-33页
            1、精细解剖第29-30页
            2、石蜡切片第30-32页
            3、花粉电镜第32-33页
第三章 两色鹿药的形态及分类学研究第33-40页
    第一节 两色鹿药的形态特征研究第33-34页
    第二节 两色鹿药的精细解剖研究第34-37页
    第三节 两色鹿药的组织结构研究第37-39页
        一、地上茎部分第37页
        二、根状茎部分第37页
        三、须根部分第37-38页
        四、叶片部分第38页
        五、花的部分第38-39页
    第四节 两色鹿药的花粉电镜研究第39-40页
第四章 鹿药的形态及分类学研究第40-46页
    第一节 鹿药的形态特征研究第40-41页
    第二节 鹿药的精细解剖研究第41-43页
    第三节 鹿药的组织结构研究第43-45页
        一、地上茎部分第43页
        二、根状茎部分第43-44页
        三、须根部分第44页
        四、叶片部分第44页
        五、花的部分第44-45页
    第四节 鹿药的花粉电镜研究第45-46页
第五章 舞鹤草的形态及分类学研究第46-52页
    第一节 舞鹤草的形态特征研究第46-47页
    第二节 舞鹤草的精细解剖研究第47-49页
    第三节 舞鹤草的组织结构研究第49-51页
        一、地上茎部分第49页
        二、根状茎部分第49页
        三、须根部分第49-50页
        四、叶片部分第50页
        五、花的部分第50-51页
    第四节 舞鹤草的花粉电镜研究第51-52页
第六章 鹿药及其两近缘种的数量分类学研究第52-56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52-53页
    第二节 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第三节 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第56-64页
    第一节 讨论第56-63页
        一、两色鹿药及其二近缘种的形态特征第56页
        二、两色鹿药及其二近缘种的组织结构第56-59页
            1、两色鹿药的组织结构第56-57页
            2、鹿药的组织结构第57页
            3、舞鹤草的组织结构第57-59页
        三、两色鹿药及其二近缘种的叶表皮结构第59页
        四、两色鹿药及其二近缘种的花粉电镜第59-60页
        五、狭义鹿药属与狭义舞鹤草属的分与合第60-63页
    第二节 结论第63-64页
图版说明(Plate instructions)第64-70页
参考文献第70-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2-83页
学位论文评闽及答辩情况表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健脾益阴活血中药复方含药血清对高糖环境下RMCs相关细胞因子及TGF-β1/Smad2/3信号通路的影响
下一篇:6-姜酚在不同环境中对HepG-2细胞杀伤和化疗增敏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