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分离 | 第16-32页 |
2.1 扩频信号 | 第16-20页 |
2.1.1 扩频信号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2.1.2 直扩信号 | 第17-18页 |
2.1.3 M序列 | 第18-20页 |
2.2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系统 | 第20-24页 |
2.2.1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系统模型 | 第20-22页 |
2.2.2 基于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系统性能的仿真 | 第22-24页 |
2.3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的信号分离 | 第24-26页 |
2.3.1 利用调频信号的瞬时相位估计设计自适应时变滤波器 | 第24-25页 |
2.3.2 调频信号瞬时相位估计可行性的分析 | 第25-26页 |
2.4 自适应时变滤波器性能的仿真 | 第26-31页 |
2.4.1 产生调频信号 | 第27页 |
2.4.2 产生直扩信号 | 第27页 |
2.4.3 自适应时变滤波器信号分离 | 第27-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基于循环谱的隐蔽信息感知 | 第32-52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2-33页 |
3.2 循环平稳过程 | 第33-34页 |
3.2.1 广义的循环平稳性 | 第33-34页 |
3.3 循环谱 | 第34-43页 |
3.3.1 循环平稳随机过程循环谱的推导 | 第34-36页 |
3.3.2 线性调制数字信号的循环谱分析 | 第36-37页 |
3.3.3 离散信号的循环谱 | 第37页 |
3.3.4 循环谱理论特性以及应用 | 第37-38页 |
3.3.5 相位调制信号循环谱分析 | 第38-41页 |
3.3.6 基于直扩信号的循环谱相关算法 | 第41-43页 |
3.4 直扩信号循环谱特征的仿真 | 第43-46页 |
3.5 循环谱和自适应时变滤波器对直扩信号感知 | 第46-51页 |
3.5.1 自适应时变滤波器和循环谱特征对直扩信号感知的仿真 | 第46-49页 |
3.5.2 自适应时变滤波器和循环谱对直扩信号监测性能的仿真 | 第49-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调频扩频隐蔽信息传递与接收的仿真 | 第52-74页 |
4.1 基于MATLAB的调频扩频混合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52-54页 |
4.2 GNU radio平台介绍 | 第54-55页 |
4.3 USRP平台的介绍 | 第55页 |
4.4 基于PSK信号的发送接收的GNU Radio的实现 | 第55-63页 |
4.4.1 PSK信号的发送端 | 第56-58页 |
4.4.2 模拟现实环境中的信号传输给PSK传输模型设置信道模型 | 第58-59页 |
4.4.3 PSK信号的接收端 | 第59-63页 |
4.4.4 在现实环境中的仿真试验 | 第63页 |
4.4.5 小结 | 第63页 |
4.5 基于USRP的调频扩频混合通信系统的实现 | 第63-73页 |
4.5.1 调频扩频混合通信系统发送端 | 第64-67页 |
4.5.2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的接收端 | 第67-73页 |
4.5.2.1 调频扩频混合信号的接收 | 第67-68页 |
4.5.2.2 信号分离模块处理调频信号与扩频信号分离 | 第68页 |
4.5.2.3 cdma_rx模块 | 第68-71页 |
4.5.2.4 结果展示 | 第71-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4-76页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4-75页 |
5.2 问题和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