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5页 |
| 1.2 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 第15-26页 |
| 1.2.1 水力压裂理论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 1.2.2 水力压裂裂缝形态与扩展规律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1.3 定向水力压裂研究现状 | 第26-33页 |
| 1.3.1 定向压裂理论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 1.3.2 定向水力压裂裂缝扩展规律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 1.3.3 煤矿坚硬顶板定向压裂研究现状 | 第31-33页 |
| 1.4 研究现状的评述 | 第33-35页 |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35-36页 |
| 1.6 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 | 第36-37页 |
| 第二章 预制裂缝方位角对裂缝起裂及扩展规律的影响 | 第37-59页 |
| 2.1 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第37-46页 |
| 2.1.1 预制裂缝定向压裂实验系统 | 第37-42页 |
| 2.1.2 预制裂缝定向压裂实验方案及步骤 | 第42-46页 |
| 2.2 预制裂缝方位角对裂缝形态和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 | 第46-55页 |
| 2.2.1 不同预制裂缝方位角压裂过程中声发射的时序特征 | 第46-49页 |
| 2.2.2 预制裂缝方位角对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 | 第49-54页 |
| 2.2.3 预制裂缝方位角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 | 第54-55页 |
| 2.3 预制裂缝方位角对裂缝扩展的影响 | 第55-5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三章 水平应力差对裂缝起裂及扩展规律的影响 | 第59-77页 |
| 3.1 不同应力差定向压裂实验方案 | 第59-60页 |
| 3.2 水平压力差对裂缝形态和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 | 第60-72页 |
| 3.2.1 应力差对裂缝起裂位置的影响规律 | 第60-61页 |
| 3.2.2 应力差对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规律 | 第61-70页 |
| 3.2.3 应力差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 | 第70-72页 |
| 3.3 水平应力差对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 | 第72-7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第四章 注液速率对裂缝起裂及扩展的控制作用 | 第77-87页 |
| 4.1 不同注液速率定向压裂实验方案 | 第77页 |
| 4.2 注液速率对裂缝形态及起裂压力的控制作用 | 第77-82页 |
| 4.2.1 不同注液速率压裂过程中声发射时序特征 | 第77-79页 |
| 4.2.2 注液速率对裂缝形态的控制作用 | 第79-82页 |
| 4.2.3 注液速率对起裂压力的控制作用 | 第82页 |
| 4.3 注液速率对压裂裂缝扩展的控制作用 | 第82-8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第五章 预制裂缝定向压裂数值模拟 | 第87-113页 |
| 5.1 水力压裂黏聚型裂纹模型 | 第87-99页 |
| 5.1.1 经典水力压裂模型 | 第87-92页 |
| 5.1.2 基于黏聚型裂纹的水力压裂模型 | 第92-99页 |
| 5.2 基于黏聚型裂纹的水力压裂模型的离散及求解方法 | 第99-105页 |
| 5.2.1 水力压裂模型的有限元离散方程 | 第100-103页 |
| 5.2.2 水力压裂有限元耦合方程求解 | 第103-105页 |
| 5.3 零度预制裂缝定向压裂数值模拟 | 第105-111页 |
| 5.3.1 计算模型 | 第105-106页 |
| 5.3.2 模拟结果分析 | 第106-111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3-115页 |
| 6.1 结论 | 第113-114页 |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114-11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5-129页 |
| 致谢 | 第129-131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页 |
| 主要科研工作 | 第131-133页 |
| 博士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第133-134页 |
| 附录 | 第13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