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第一章 TRAIL与阿霉素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 | 第15-36页 |
第一节 TRAIL与阿霉素合用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 第16-27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16-17页 |
1.1 仪器 | 第16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16-1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2.1 细胞培养 | 第17页 |
2.2 细胞毒研究 | 第17-18页 |
2.3 细胞凋亡检测 | 第18页 |
2.4 细胞周期检测 | 第18页 |
3 实验结果 | 第18-27页 |
3.1 单用TRAIL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 第18-20页 |
3.2 TRAIL与阿霉素合用对U87细胞的杀伤作用 | 第20-22页 |
3.2.1 细胞毒作用 | 第20-21页 |
3.2.2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TI)的评价 | 第21-22页 |
3.3 TRAIL与阿霉素合用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 | 第22-27页 |
3.3.1 细胞毒作用 | 第22-24页 |
3.3.2 细胞凋亡检测 | 第24-25页 |
3.3.3 细胞周期检测 | 第25-27页 |
第二节 TRAIL与阿霉素合用的体内药效学评价 | 第27-35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1 TRAIL与阿霉素合用对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疗效评价 | 第27-29页 |
2.1.1 U87原位脑胶质瘤模型建立方法的研究 | 第27-28页 |
2.1.2 模型的验证 | 第28页 |
2.1.3 实验分组及治疗方案 | 第28-29页 |
2.2 TRAIL与阿霉素合用对肺癌皮下瘤模型的疗效评价 | 第2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9-33页 |
3.1 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第29-32页 |
3.1.1 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验证 | 第29-31页 |
3.1.2 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药学评价 | 第31-32页 |
3.2 肺癌皮下瘤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第32-33页 |
4 讨论 | 第33-35页 |
4.1 肿瘤细胞对TRAIL的耐药机制 | 第33-34页 |
4.2 关于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 第34页 |
4.3 阿霉素溶液剂对肺癌皮下瘤的体内药效 | 第34-35页 |
4.4 TRAIL与化疗药物合用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二章 TRAIL-LP/DOX-LP的制备及其脑胶质瘤的被动靶向特性考察 | 第36-49页 |
第一节 TRAIL-LP/DOX-LP的制备与表征 | 第36-42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37-38页 |
1.1 仪器 | 第37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37-3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8-40页 |
2.1 溶液的配制 | 第38页 |
2.2 DOX-LP的制备 | 第38-39页 |
2.3 DOX-LP的包封率与释放度测定 | 第39页 |
2.3.1 DOX-LP的包封率测定 | 第39页 |
2.3.2 DOX-LP的释放度测定 | 第39页 |
2.4 TRAIL-LP的制备 | 第39页 |
2.5 TRAIL-LP的包封率与释放度测定 | 第39-40页 |
2.5.1 洗脱曲线的制备 | 第39-40页 |
2.5.2 TRAIL-LP的包封率测定 | 第40页 |
2.5.3 TRAIL-LP的释放度测定 | 第40页 |
2.6 DOX-LP与TRAIL-LP的粒径、Zeta电位的测定 | 第40页 |
2.7 DOX-LP与TRAIL-LP的稳定性考察 | 第4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3.1 脂质体的表征 | 第40-41页 |
3.1.1 脂质体的包封率、粒径等考察 | 第40-41页 |
3.1.2 透射电镜鉴定 | 第41页 |
3.2 脂质体的释放度 | 第41-42页 |
3.3 脂质体的稳定性 | 第42页 |
第二节 脂质体的脑胶质瘤被动靶向特性考察 | 第42-48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43页 |
1.1 仪器 | 第43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43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1 溶液的配制 | 第43-44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44页 |
2.3 荷原位脑胶质瘤动物模型的构建 | 第44页 |
2.4 DiR-LP的制备 | 第44页 |
2.5 脂质体的脑胶质瘤靶向特性考察 | 第44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4-46页 |
4 讨论 | 第46-48页 |
4.1 复方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 第46页 |
4.2 脂质体粒径大小的控制 | 第46-47页 |
4.3 延长TRAIL体内滞留时间的方法 | 第47页 |
4.4 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 | 第47-48页 |
4.5 脂质体在肝肾的蓄积 | 第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TRAIL-LP/DOX-LP治疗U87脑胶质瘤的药效学及安全性评价 | 第49-63页 |
第一节 TRAIL-LP/DOX-LP治疗U87脑胶质瘤的体内外药效学研究 | 第49-58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50-51页 |
1.1 仪器 | 第50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50-51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2.1 TRAIL-LP/DOX-LP的体外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 第51页 |
2.2 TRAIL-LP/DOX-LP的体内药效学评价 | 第51-52页 |
2.2.1 组织水平的病理解剖学评价 | 第51-52页 |
2.2.2 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凋亡率 | 第52页 |
2.2.3 荷瘤鼠生存期评价 | 第52页 |
2.2.4 Actived caspase-3表达量的检测 | 第5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2-58页 |
3.1 TRAIL-LP/DOX-LP对体外U87细胞的凋亡作用及抑制率 | 第52-53页 |
3.2 体内药效学评价 | 第53-58页 |
3.2.1 组织水平的病理解剖学评价 | 第53-55页 |
3.2.2 流式细胞仪PI染色检测凋亡率 | 第55-56页 |
3.2.3 荷瘤鼠的生存期评价 | 第56页 |
3.2.4 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actived caspase-3的表达 | 第56-58页 |
第二节 TRAIL-LP/DOX-LP治疗U87脑胶质瘤的体内外安全性评价 | 第58-62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58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2.1 TRAIL-LP/DOX-LP对正常细胞的抑制率及细胞凋亡考察 | 第58页 |
2.2 TRAIL-LP/DOX-LP的体内安全性评价 | 第58-59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9-61页 |
3.1 TRAIL-LP/DOX-LP对正常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评价 | 第59页 |
3.2 TRAIL-LP/DOX-LP体内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 第59-61页 |
4 讨论 | 第61-62页 |
4.1 关于肿瘤大小的评价 | 第61页 |
4.2 TRAIL-LP/DOX-LP治疗脑胶质瘤的体内药效学评价 | 第61页 |
4.3 TRAIL对正常组织的毒性 | 第61-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TRAIL-LP/DOX-LP协同抗脑胶质瘤的机理研究 | 第63-77页 |
第一节 TRAIL-LP/DOX-LP协同抗脑胶质瘤机理的体外研究 | 第63-71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63-64页 |
1.1 仪器 | 第63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63-6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64-66页 |
2.1 U87细胞的培养 | 第64页 |
2.2 U87细胞内死亡受体表达的测定 | 第64-65页 |
2.3 U87细胞内caspase家族及Bcl-2家族表达的测定 | 第65页 |
2.4 U87细胞表面DR4和DR5表达的测定 | 第65-66页 |
2.5 受体阻断对TRAIL-LP/DOX-LP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测定 | 第6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66-71页 |
3.1 DOX-LP对U87细胞内死亡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66-67页 |
3.2 DOX-LP对U87细胞表面死亡受体表达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 U87细胞死亡受体阻断实验 | 第68-69页 |
3.4 TRAIL-LP/DOX-LP对U87细胞内caspase表达的影响 | 第69-70页 |
3.5 TRAIL-LP/DOX-LP对U87细胞内Bcl家族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70-71页 |
第二节 TRAIL-LP/DOX-LP协同抗脑胶质瘤机理的体内研究 | 第71-76页 |
1 仪器和材料 | 第71-72页 |
1.1 仪器 | 第71-72页 |
1.2 材料和试剂 | 第72页 |
1.3 实验动物 | 第7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72-73页 |
2.1 U87原位脑胶质瘤模型的建立 | 第72-73页 |
2.2 实验分组与治疗方案 | 第73页 |
2.3 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检测DR4与DR5的表达量 | 第7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73-75页 |
3.1 荷瘤鼠给药后体内DR5的表达 | 第73-74页 |
3.2 荷瘤鼠给药后体内DR4的表达 | 第74-75页 |
4 讨论 | 第75-76页 |
4.1 DR4与DR5在TRAIL诱导的凋亡中的作用 | 第75-76页 |
4.2 关于体外机理研究的细胞模型选取 | 第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全文总结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综述 | 第8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9页 |
中英文对照表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102-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