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研究材料、对象与方法 | 第13-18页 |
2.1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13页 |
2.2 主要试剂与配方 | 第13-14页 |
2.3 实验对象 | 第14-15页 |
2.4 实验方法 | 第15-18页 |
2.4.1 人口学特征统计 | 第15页 |
2.4.2 指标检测 | 第15-17页 |
2.4.3 统计学处理 | 第17-18页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18-30页 |
3.1 各组间一般资料分析 | 第18-21页 |
3.1.1 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及舒张压 | 第18-19页 |
3.1.2 病程、收缩压 | 第19-21页 |
3.2 各组间临床生化指标的比较 | 第21-26页 |
3.2.1 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C 肽 | 第21-23页 |
3.2.2 肾功能 | 第23-25页 |
3.2.3 血脂 | 第25-26页 |
3.3 2 型糖尿病肾病不同病程阶段 HPA、IL-2 的比较 | 第26-27页 |
3.4 HPA、IL-2 与其它研究资料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 第27-30页 |
3.4.1 Pearson 相关分析 | 第27-28页 |
3.4.2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 第28-30页 |
第4章 讨论 | 第30-36页 |
4.1 DN 的炎症学说 | 第30页 |
4.2 HPA 与 DN | 第30-32页 |
4.3 IL-2 与 DN | 第32-33页 |
4.4 HPA 与 IL-2 | 第33-3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6页 |
展望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41-42页 |
综述 | 第42-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