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的历史演进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4页 |
·现实背景 | 第11-13页 |
·理论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综述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18-30页 |
·传统农业社会农村民间借贷的起源与演进历程 | 第18-25页 |
·农村民间借贷的起源 | 第18-19页 |
·传统农业社会农村民间借贷的演进历程 | 第19-25页 |
·传统农业社会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特征 | 第25-27页 |
·实物借贷向货币借贷转变 | 第25-26页 |
·简单的私人借贷向有组织的借贷转变 | 第26页 |
·民间借贷多属高利贷的性质 | 第26-27页 |
·民间借贷与官营借贷共存互补 | 第27页 |
·由被动借贷向主动借贷转变 | 第27页 |
·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村民间借贷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 第27-30页 |
3. 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30-42页 |
·近代社会转型中农村民间借贷的演进历程 | 第31-38页 |
·近代社会转型中农村民间借贷的特征 | 第38-40页 |
·农村民间借贷范围广 | 第38-39页 |
·私人借贷与新式金融机构并存 | 第39页 |
·国民政府限制高利贷,但是收效甚微 | 第39-40页 |
·近代社会转型中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 | 第40-42页 |
·小农经济的根基未被根本动摇 | 第40-41页 |
·新式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农村的资金需求 | 第41页 |
·民间借贷有其自身特有的优势 | 第41-42页 |
4.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42-53页 |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42-43页 |
·1953年以前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42-43页 |
·1953年—1979年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43页 |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民间借贷 | 第43-53页 |
·改革开放后农村民间借贷的演进历程 | 第43-46页 |
·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与特点 | 第46-48页 |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 第48-53页 |
5. 历史的经验与启示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