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1.3 循环流化床 N_2O 控制的主要方法 | 第13-16页 |
| 1.3.1 N_2O 再燃烧技术 | 第13-14页 |
| 1.3.2 煤与生物质混烧 | 第14-15页 |
| 1.3.3 反向分级燃烧 | 第15-16页 |
|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循环流化床 N_2O 生成与转化机理 | 第18-27页 |
| 2.1 煤中氮元素的存在及变迁 | 第18-19页 |
| 2.1.1 燃料氮随挥发分的析出 | 第18-19页 |
| 2.1.2 燃煤锅炉 N_2O 的来源 | 第19页 |
| 2.2 燃煤锅炉中 N_2O 的生成与转化机理 | 第19-25页 |
| 2.2.1 概述 | 第19-20页 |
| 2.2.2 N_2O 的均相生成 | 第20-22页 |
| 2.2.3 N_2O 的均相分解 | 第22-23页 |
| 2.2.4 N_2O 的非均相生成 | 第23-24页 |
| 2.2.5 N_2O 的非均相分解 | 第24-25页 |
| 2.2.6 循环流化床中 N_2O 和 NOx 的生成与衍变 | 第25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300MW CFB 锅炉 N_2O 排放影响因素现场试验 | 第27-39页 |
| 3.1 锅炉主要参数 | 第27-29页 |
| 3.2 试验设备及试验测点布置介绍 | 第29-31页 |
| 3.3 现场试验工况及试验结果 | 第31-38页 |
| 3.3.1 变氧量试验及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 3.3.2 变床温试验及相关分析 | 第32-35页 |
| 3.3.3 变床压试验及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 3.3.4 变石灰石量试验及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300MWCFB 锅炉气体污染物排放规律和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 第39-57页 |
| 4.1 N_2O 和 NOx 排放量的综合评估 | 第39-45页 |
| 4.1.1 循环流化床中 NOx 生成机理 | 第39-40页 |
| 4.1.2 石灰石量变化对 NO 和 N_2O 排放量的影响 | 第40-42页 |
| 4.1.3 氧量变化对 NO 和 N_2O 排放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1.4 床温变化对 NO 和 N_2O 排放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 4.2 N_2O 和 SO_2排放量的综合评估 | 第45-50页 |
| 4.2.1 CFB 锅炉炉内脱硫简介 | 第45-46页 |
| 4.2.2 石灰石量变化对 N_2O 和 SO_2排放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 4.2.3 床温变化对 N_2O 和 SO_2排放量的影响 | 第47-49页 |
| 4.2.4 氧量变化对 N_2O 和 SO_2排放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 4.3 锅炉的燃烧调整 | 第50-55页 |
| 4.3.1 变石灰石量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变化 | 第50-51页 |
| 4.3.2 变床温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变化 | 第51-52页 |
| 4.3.3 变氧量工况下污染物排放浓度变化 | 第52-53页 |
| 4.3.4 不同工况下其他锅炉参数变化 | 第53-5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57-60页 |
| 5.1 试验结论 | 第57-58页 |
| 5.2 燃用褐煤的 CFB 锅炉污染物排放特性 | 第58页 |
| 5.3 燃烧调整方案 | 第58-60页 |
| 附录 | 第60-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