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1.2.1 建筑功能的需要 | 第10-11页 |
1.2.2 节约资源的需要 | 第11页 |
1.2.3 环境保护的需要 | 第11页 |
1.2.4 建筑美观的需要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4 裂缝的有关理论和对裂缝的认识 | 第13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建筑外墙裂缝形成的机理 | 第15-39页 |
2.1 外墙裂缝基本知识 | 第15-17页 |
2.1.1 外墙裂缝 | 第15页 |
2.1.2 裂纹与裂缝 | 第15页 |
2.1.3 裂缝宽度的标准问题 | 第15-16页 |
2.1.4 裂缝的分类 | 第16-17页 |
2.2 砌体材料相关性能 | 第17-21页 |
2.2.1 砌体强度 | 第17-19页 |
2.2.2 砌体的弹性模量、线膨胀系数和收缩率 | 第19-21页 |
2.3 建筑外墙开裂机理 | 第21-22页 |
2.4 建筑外墙裂缝成因 | 第22-35页 |
2.4.1 温度变化 | 第22-30页 |
2.4.2 不均匀沉降 | 第30-31页 |
2.4.3 砌体的干缩 | 第31-34页 |
2.4.4 其他因素影响 | 第34-35页 |
2.5 建筑外墙裂缝的形态特征 | 第35-37页 |
2.5.1 温度裂缝 | 第35-36页 |
2.5.2 干缩裂缝 | 第36页 |
2.5.3 地基不均匀沉降裂缝 | 第36-37页 |
2.5.4 承载能力不足引发的裂缝 | 第37页 |
2.5.5 材料质量及施工问题造成砌体裂缝 | 第3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3章 建筑外墙裂缝的处理 | 第39-47页 |
3.1 常见建筑外墙裂缝的鉴别 | 第39-40页 |
3.2 外墙裂缝处理的原则 | 第40-41页 |
3.3 砌体结构裂缝宽度处理限值 | 第41-42页 |
3.4 裂缝的处理 | 第42页 |
3.5 外墙裂缝的处理方法 | 第42-46页 |
3.5.1 外墙裂缝的一般修补方法 | 第42-44页 |
3.5.2 根据裂缝宽度可采用的修补方法 | 第44页 |
3.5.3 提高墙体强度的裂缝修补方法 | 第44-45页 |
3.5.4 根据裂缝开展情况的修补方法 | 第45-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模糊评价法在方案选择时的运用 | 第47-55页 |
4.1 外墙裂缝治理方案选择的原则 | 第47页 |
4.2 外墙裂缝治理方案选择的优化方法 | 第47-48页 |
4.2.1 评分法 | 第47页 |
4.2.2 比较法 | 第47页 |
4.2.3 数学分析法 | 第47-48页 |
4.3 模糊评价理论与方法 | 第48-51页 |
4.3.1 基本概念 | 第48页 |
4.3.2 构造单级递阶层次结构判断矩阵 | 第48-49页 |
4.3.3 施工方案技术经济模糊评价方法 | 第49-51页 |
4.3.4 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 第51页 |
4.4 外墙裂缝治理方案技术经济模糊评价 | 第51-54页 |
4.4.1 赋值标准与评价矩阵 | 第52页 |
4.4.2 每种因素的权重 | 第52-53页 |
4.4.3 模糊评价过程 | 第53-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5章 工程实例 | 第55-86页 |
5.1 工程概况 | 第55页 |
5.2 外墙开裂情况 | 第55-56页 |
5.3 裂缝成因分析 | 第56-69页 |
5.3.1 材料不适合湖南的气候 | 第56页 |
5.3.2 温度裂缝 | 第56-60页 |
5.3.3 地基不均匀沉降 | 第60-68页 |
5.3.4 其他原因 | 第68-69页 |
5.4 阳光100湖大教师公寓外墙治理的原因 | 第69-70页 |
5.5 方案一在阳光100湖大教师公寓外墙改造的运用 | 第70-72页 |
5.5.1 “海洋花”面漆 | 第70页 |
5.5.2 方案一施工工艺 | 第70-72页 |
5.6 方案二在阳光100湖大教师公寓外墙改造的运用 | 第72-73页 |
5.6.1 JS涂料 | 第72页 |
5.6.2 方案二施工工艺 | 第72-73页 |
5.7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 第73-77页 |
5.7.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 第73-74页 |
5.7.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 第74-77页 |
5.7.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 | 第77页 |
5.8 对两种施工方案进行比较 | 第77-84页 |
5.8.1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工程质量进行比较 | 第77-81页 |
5.8.2 淋水试验效果比较 | 第81-83页 |
5.8.3 工程完工后质量比较 | 第83页 |
5.8.4 冬雨季后质量比较 | 第83-84页 |
5.9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