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齐己生平研究 | 第11-28页 |
第一节 生卒与籍贯 | 第11-14页 |
一 生卒年诸说辨析 | 第11-12页 |
二 籍贯诸说辨析 | 第12-14页 |
第二节 齐己行年考述 | 第14-20页 |
一 出家修习期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中和元年(公元881年) | 第14-15页 |
二 游方礼佛期中和元年(公元881 年)——龙德元年(公元921 年) | 第15-18页 |
三 羁留荆州期龙德元年(公元921 年)——天福八年(公元943 年) | 第18-20页 |
第三节 齐己交游考述 | 第20-28页 |
一 与僧人交游 | 第20-23页 |
二 与文士交游 | 第23-28页 |
第二章 齐己的佛禅诗创作 | 第28-46页 |
第一节 齐己的思想 | 第28-33页 |
一 “万法心中寂”——齐己的佛学思想 | 第28-30页 |
二 “三教合一”——儒释道三教的调和 | 第30-33页 |
第二节 关于《白莲集》 | 第33-46页 |
一 白莲意象 | 第34-37页 |
二 诗歌类型 | 第37-46页 |
第三章 齐己佛禅诗的艺术特色及影响与评价 | 第46-54页 |
第一节 齐己佛禅诗艺术特色 | 第46-51页 |
一 “格清无俗字”——清美清冷的语言风格 | 第46-47页 |
二 “诗思在无形”——诗歌中的苦吟风格 | 第47-49页 |
三 “入禅还出吟”——诗禅结合的空灵之美 | 第49-51页 |
第二节 齐己的影响与评价 | 第51-54页 |
一 当时之影响 | 第51-52页 |
二 后世之评价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