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实现和测试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5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1-13页 |
1.1.1 多投影显示系统综述 | 第11-12页 |
1.1.2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1.2 本文的研究目标与结构 | 第13-14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2章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架构 | 第15-19页 |
2.1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硬件布局 | 第15-16页 |
2.2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软件架构 | 第16-17页 |
2.3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数据结构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几何校正子系统 | 第19-31页 |
3.1 几何校正的功能与改进 | 第19-20页 |
3.2 几何校正流程 | 第20页 |
3.3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20-21页 |
3.4 投影规划 | 第21-22页 |
3.5 规划网格模块 | 第22-24页 |
3.5.1 功能介绍 | 第22-23页 |
3.5.2 数据流分析 | 第23-24页 |
3.6 布局网格模块 | 第24-28页 |
3.6.1 模块功能介绍 | 第24-25页 |
3.6.2 模块数据流分析 | 第25-26页 |
3.6.3 模块主要算法 | 第26-28页 |
3.7 校正网格模块 | 第28-30页 |
3.7.1 模块功能介绍 | 第28页 |
3.7.2 模块数据流分析 | 第28-30页 |
3.7.3 模块主要算法 | 第3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4章 颜色校正子系统 | 第31-35页 |
4.1 颜色校正流程 | 第31-32页 |
4.2 颜色校正的模块和功能 | 第32-33页 |
4.2.1 融合校正模块 | 第32-33页 |
4.2.2 颜色参数模块 | 第33页 |
4.3 投影机本征曲线库 | 第33-34页 |
4.3.1 本征曲线的特性 | 第33-34页 |
4.3.2 投影机本征曲线库的功能 | 第3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5章 多媒体显示子系统 | 第35-47页 |
5.1 显示子系统功能 | 第35-36页 |
5.2 多媒体显示流程 | 第36页 |
5.3 显示子系统的界面 | 第36-39页 |
5.3.1 编辑场景 | 第36-37页 |
5.3.2 播放场景 | 第37-39页 |
5.4 显示子系统播放时的绘制流程 | 第39-40页 |
5.4.1 绘制流程 | 第39-40页 |
5.4.2 播放状态转换流程 | 第40页 |
5.5 主要的数据结构 | 第40-41页 |
5.6 显示子系统的特性 | 第41-44页 |
5.6.1 多图层与媒体变换 | 第41-42页 |
5.6.2 分组显示 | 第42-43页 |
5.6.3 绑定显示 | 第43-4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44-47页 |
第6章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测试 | 第47-63页 |
6.1 软件测试概述 | 第47-48页 |
6.1.1 软件测试的目的 | 第47页 |
6.1.2 软件测试的分类 | 第47-48页 |
6.1.3 本文的测试目标 | 第48页 |
6.2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功能测试 | 第48-51页 |
6.2.1 几何校正系统的测试 | 第48-49页 |
6.2.2 颜色校正系统的测试 | 第49-51页 |
6.3 多投影显示系统的性能测试 | 第51-62页 |
6.3.1 内存泄漏测试 | 第51-53页 |
6.3.2 性能分析 | 第53-57页 |
6.3.3 适用性测试 | 第57-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本文总结 | 第63页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