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空间”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绪论 | 第9-12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9页 |
(二)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三)研究问题 | 第1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二、市民对应急避难场所的认知度 | 第12-15页 |
(一)社会认知度的调查问卷 | 第12页 |
(二)问卷调查报告数据分析 | 第12-15页 |
三、通用型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研究 | 第15-25页 |
(一)城市绿地公园与避难所的通用设计 | 第15-18页 |
1.城市绿地公园避难所的现状 | 第15-17页 |
2.绿地公园避难所的功能与美观结合 | 第17页 |
3.绿地公园通用避难所的设施与改造 | 第17-18页 |
(二)小范围通用设计应急避难场所——社区绿地 | 第18-19页 |
(三)通用设计在校园实施的可能性分析 | 第19-21页 |
1.中小学校园成为应急避难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2.高校做为应急避难空间的可行性分析 | 第20-21页 |
(四)特殊避难场空间 | 第21-25页 |
1.台风应急场避难所 | 第21-22页 |
2.特殊性的应急避难的通用性结合 | 第22-23页 |
3.特殊场所的临时通用 | 第23-25页 |
四、资源整合与通用性 | 第25-29页 |
(一)地域性的资源分配 | 第25-26页 |
1.城市的发展水平影响避难所的建设 | 第25页 |
2.应急避难空间的因地制宜 | 第25-26页 |
(二)通用空间的结合途径 | 第26-29页 |
1.主观因素相同 | 第26页 |
2.使用周期上的转换 | 第26-27页 |
3.功能结合的协调性 | 第27页 |
4.灾时调整和针对性设计 | 第27-29页 |
五、总结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3页 |
后记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