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4 相关概念和理论指导 | 第19-23页 |
1.4.1 社会保障 | 第19-20页 |
1.4.2 养老保障 | 第20-21页 |
1.4.3 城乡一体化 | 第21-2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济南市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实践与经验 | 第24-33页 |
2.1 济南市养老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 | 第24-25页 |
2.2 济南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的基本做法及成就 | 第25-31页 |
2.2.1 济南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基本做法 | 第25-29页 |
2.2.2 济南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所取得的成就 | 第29-31页 |
2.3 济南市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主要经验分析 | 第31-33页 |
2.3.1 城乡一体化理论指导 | 第31页 |
2.3.2 以经济的城乡统筹发展为基础 | 第31-32页 |
2.3.3 以政府财政为支撑 | 第32-33页 |
第3章 济南市养老保障一体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41页 |
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3-36页 |
3.1.1 公共政策体系建设不完善 | 第33-34页 |
3.1.2 城乡水平差距过大 | 第34页 |
3.1.3 保障水平偏低 | 第34-35页 |
3.1.4 基金管理不规范 | 第35-36页 |
3.2 济南市养老保障一体化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1页 |
3.2.1 二元经济结构原因 | 第36-38页 |
3.2.2 历史因素 | 第38页 |
3.2.3 社保缴费和补贴的原因 | 第38-39页 |
3.2.4 缺乏法律的指导和支持 | 第39-41页 |
第4章 国内外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经验及启示 | 第41-49页 |
4.1 国外典型国家的养老保障一体化模式比较分析 | 第41-44页 |
4.1.1 投保资助型养老保险模式 | 第41-43页 |
4.1.2 福利国家型养老保险模式 | 第43页 |
4.1.3 强制储蓄型养老保险模式 | 第43-44页 |
4.2 国内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实践 | 第44-46页 |
4.2.1 “城乡对接”:江苏昆山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 | 第44-45页 |
4.2.2 “整体突破”:重庆市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 | 第45-46页 |
4.3 国内外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的启示 | 第46-49页 |
4.3.1 建立具有地区特色的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 | 第46页 |
4.3.2 依法推进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发展 | 第46-47页 |
4.3.3 强化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责任 | 第47页 |
4.3.4 进行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制度建设 | 第47-48页 |
4.3.5 充实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专门管理机构 | 第48-49页 |
第5章 完善济南市城乡一体化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 第49-58页 |
5.1 优化济南城乡养老保障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 第49-54页 |
5.1.1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成二元结构突破 | 第50-51页 |
5.1.2 完善机制,明确城乡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一体化发展目标 | 第51-52页 |
5.1.3 积极拓宽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一体化发展资金筹措渠道 | 第52-54页 |
5.2 改善济南养老保障一体化体系运行环境和配套措施 | 第54-58页 |
5.2.1 壮大经济发展规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 第54-55页 |
5.2.2 加强城乡养老保障的法制建设 | 第55-56页 |
5.2.3 加强经办人员队伍建设 | 第56页 |
5.2.4 加强社会养老保险与其他养老保险措施的协调 | 第56-57页 |
5.2.5 大力发展城镇老年福利事业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附件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