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种植业论文--粮食作物论文

中国粮农风险管理与收入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第12-15页
Abstract第15-18页
1 导论第19-26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9-2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9-21页
        1.1.2 研究意义第21页
    1.2 主要内容第21-22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2-24页
        1.3.1 研究方法第22-23页
        1.3.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24-26页
        1.4.1 可能的创新第24-25页
        1.4.2 不足之处第25-26页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第26-35页
    2.1 相关理论第26-27页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6页
        2.1.2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理论第26-27页
        2.1.3 农业风险综合管理理论第27页
    2.2 研究综述第27-35页
        2.2.1 农业收入保险的概念与分类第27-28页
        2.2.2 农业收入保险供给研究第28-31页
        2.2.3 农业收入保险需求研究第31-33页
        2.2.4 简要评述第33-35页
3 中国种粮风险:分类属性、综合评估与变动趋势第35-62页
    3.1 中国种粮风险的分类属性第35-39页
        3.1.1 种粮风险的概念与分类第35-37页
        3.1.2 种粮风险的特征第37-39页
    3.2 中国种粮风险的综合评估第39-59页
        3.2.1 数据来源第39-40页
        3.2.2 种粮收入风险评估模型第40-42页
        3.2.3 品种视角下种粮收入风险评估第42-55页
        3.2.4 空间视角下种粮收入风险评估第55-59页
    3.3 中国种粮风险的变动趋势第59-60页
    3.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4 中国种粮风险管理:现行政策工具与绩效评估第62-89页
    4.1 农业风险综合管理框架体系第62-63页
    4.2 产量风险管理政策工具第63-71页
        4.2.1 财政灾害救助第63-65页
        4.2.2 农业保险第65-68页
        4.2.3 二者比较第68-71页
    4.3 价格风险管理政策工具第71-81页
        4.3.1 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第71-77页
        4.3.2 农产品期货市场第77-80页
        4.3.3 二者比较第80-81页
    4.4 收入风险管理政策工具第81-86页
        4.4.1 目标价格补贴第81-83页
        4.4.2 目标价格保险第83-85页
        4.4.3 二者比较第85-86页
    4.5 本章小结第86-89页
5 农业收入保险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以美国为例第89-123页
    5.1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方案及对中国的启示第90-108页
        5.1.1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产生背景第90-92页
        5.1.2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主要内容第92-101页
        5.1.3 美国农业收入保险的配套机制第101-108页
        5.1.4 对中国的启示第108页
    5.2 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第108-121页
        5.2.1 美国政府补贴农业保险的机理分析第109-111页
        5.2.2 美国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机制的主要内容第111-117页
        5.2.3 美国政府补贴农业收入保险的影响评估第117-120页
        5.2.4 对中国的启示第120-121页
    5.3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6 中国粮农收入保险的理论分析与方案设计第123-141页
    6.1 农业收入保险的理论框架第123-133页
        6.1.1 农业收入保险的概念第123-129页
        6.1.2 农业收入保险的可保分析与转化第129-131页
        6.1.3 农业收入保险的影响预估第131-133页
    6.2 中国引入粮农收入保险的可行性第133-136页
        6.2.1 农业收入保险的三个关键要素第133-134页
        6.2.2 产量和价格数据的积累第134页
        6.2.3 价格指标的选择第134-135页
        6.2.4 政府对农业保险的支持第135-136页
        6.2.5 分析结果第136页
    6.3 中国粮农收入保险方案设计第136-140页
        6.3.1 区域选择第136-137页
        6.3.2 预测县产量的集中趋势第137-138页
        6.3.3 保障价格的设定第138页
        6.3.4 保险赔付规则第138-139页
        6.3.5 保险费率厘定第139-140页
    6.4 本章小结第140-141页
7 中国粮农收入保险的定价模型与实证研究第141-155页
    7.1 数据来源第141-143页
    7.2 农业收入保险定价模型第143-148页
        7.2.1 双风险因子Copula模型第143-147页
        7.2.2 蒙特卡罗方法第147页
        7.2.3 保险定价公式第147-148页
    7.3 粮农收入保险的定价结果第148-154页
        7.3.1 三大主粮单产和价格分布模型的确定第148-151页
        7.3.2 三大主粮单产和价格联合分布的确定第151-152页
        7.3.3 三大主粮收入保险与产量保险的费率厘定第152-154页
    7.4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8 中国粮农收入保险补贴制度设计第155-163页
    8.1 粮农收入保险的目标定位第155-156页
    8.2 发展粮农收入保险的基本原则与重点第156-158页
        8.2.1 基本原则第156-157页
        8.2.2 重点第157-158页
    8.3 粮农收入保险补贴制度的构建第158-160页
        8.3.1 粮农收入保险的补贴原理分析第158-159页
        8.3.2 粮农收入保险的财政补贴制度第159-160页
    8.4 完善粮农收入保险的配套设施第160-162页
    8.5 本章小结第162-163页
9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163-167页
    9.1 研究结论第163-165页
    9.2 对策建议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80页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80-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故障诊断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