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红河油田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测井解释模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1.1 题目来源及研究意义第9页
    1.2 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致密砂岩储层定义及特征第9页
        1.2.2 致密砂岩储层分类研究现状第9-10页
        1.2.3 致密砂岩测井解释模型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研究区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2-16页
        1.3.1 研究区地理位置第12页
        1.3.2 区域构造及地层沉积特征第12-15页
        1.3.3 研究区存在问题第15-16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图第16-17页
    1.5 完成的工作量第17页
    1.6 取得的主要成果第17-19页
第2章 致密砂岩储层宏微观特征分析第19-29页
    2.1 储层岩石学特征第19-20页
        2.1.1 砂岩碎屑组分特征第19-20页
        2.1.2 填隙物组分特征第20页
    2.2 储层物性特征第20-25页
        2.2.1 储层宏观物性特征研究第20-22页
        2.2.2 储层微观特征研究第22-25页
    2.3 电性特征第25-27页
    2.4 含油性特征第27页
    2.5 脆性特征第27-29页
第3章 致密砂岩储层分类及识别第29-42页
    3.1 裂缝特征研究第29-33页
        3.1.1 野外露头裂缝特征第29-30页
        3.1.2 岩心裂缝特征第30-33页
    3.2 裂缝型储层特征及识别第33-35页
    3.3 裂缝孔隙型储层特征及识别第35-39页
        3.3.1 常规测井低密度裂缝响应特征第35-36页
        3.3.2 多方法常规测井低密度裂缝识别第36-38页
        3.3.3 低密度裂缝综合识别方法第38-39页
    3.4 孔隙型储层特征第39-40页
    3.5 储层综合分类方案第40-42页
第4章 致密砂岩储层参数解释模型第42-69页
    4.1 四性关系分析第42-44页
        4.1.1 岩性与物性关系第42-43页
        4.1.2 物性与电性关系第43-44页
        4.1.3 电性、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第44页
    4.2 岩性解释第44-45页
    4.3 孔隙度解释模型第45-56页
        4.3.1 不分储层类型孔隙度模型第45-49页
        4.3.2 分储层类型孔隙度模型第49-54页
        4.3.3 不同方法解释孔隙度效果对比第54-56页
    4.4 渗透率解释模型第56-62页
        4.4.1 常规方法渗透率解释模型第56-57页
        4.4.2 神经网络方法渗透率解释模型第57-58页
        4.4.3 利用核方法解释渗透率第58页
        4.4.4 分流动单元解释渗透率第58-60页
        4.4.5 不同方法解释渗透率效果对比第60-62页
    4.5 饱和度解释模型第62-69页
        4.5.1 常规阿尔奇公式解释方法第62-63页
        4.5.2 密闭取心井解释方法第63页
        4.5.3 变岩电参数法解释含油饱和度第63-67页
        4.5.4 不同方法解释含油饱和度效果对比第67-69页
第5章 多井数字处理与储层评价第69-76页
    5.1 测井资料标准化第69-71页
        5.1.1 测井资料标准化方法第69页
        5.1.2 红河油田标准层选取第69-70页
        5.1.3 红河油田视标准层构建第70-71页
        5.1.4 校正量确定第71页
    5.2 多井数字处理第71-72页
    5.3 储层参数集总第72-73页
    5.4 多井储层评价第73-76页
第6章 结论与认识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红河油田中生界延长组输导体系表征研究
下一篇:川中地区震旦系—下古生界烃源岩排烃特征及其控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