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消能减震简化设计方法及工程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7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16页
        1.2.1. 消能减震结构设计第8-9页
        1.2.2. 基本概念第9-10页
        1.2.3. 工程应用实例第10-12页
        1.2.4. 消能器的分类第12-13页
        1.2.5. 软钢剪切消能器第13-15页
        1.2.6. 连梁消能器第15-16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16-17页
第2章 消能减震简化设计方法第17-22页
    2.1. 结构分析软件第17页
    2.2. 等效线性化设计方法第17-22页
        2.2.1. 设计流程第17-18页
        2.2.2. 附加阻尼比计算方法第18-19页
        2.2.3. 等效刚度计算方法第19-21页
        2.2.4. EDstru Design设计程序第21-22页
第3章 实际工程项目应用第22-64页
    3.1. 项目概况第22-29页
        3.1.1. 工程简介第22-24页
        3.1.2. 结构超限情况第24-26页
        3.1.3. 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及相应措施第26-29页
    3.2. 软钢消能器性能特点第29-30页
    3.3. 减震方案选取第30-34页
    3.4. 阻尼比计算结果第34-36页
    3.5. 结构弹性分析第36-45页
        3.5.1. 计算内容和程序第36-37页
        3.5.2. 弹性分析模型第37页
        3.5.3. 质量分布分析第37-38页
        3.5.4. 周期与振型第38-40页
        3.5.5. 位移与扭转位移比分析第40-42页
        3.5.6. 基底剪力分析第42-43页
        3.5.7. 侧向刚度比分析第43-44页
        3.5.8. 楼层承载力分析第44-45页
    3.6.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第45-55页
        3.6.1. 加载模式第45页
        3.6.2.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5-55页
    3.7. 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第55-62页
        3.7.1. 地震波输入第55页
        3.7.2. 位移响应第55-58页
        3.7.3. 结构时程响应塑性铰发展过程第58-62页
    3.8. 小结第62-64页
第4章 消能器性能实验研究第64-73页
    4.1. 实验性能指标第64-65页
    4.2. 典型照片和荷载曲线第65-72页
    4.3. 小结第72-73页
第5章 消能器施工节点设计第73-77页
    5.1. 消能器连接形式第73-75页
        5.1.1. 软钢剪切消能器连接形式第73-74页
        5.1.2. 连梁消能器连接形式第74-75页
    5.2. 消能器节点计算第75-76页
        5.2.1. 连接板螺栓连接计算第76页
        5.2.2. 预埋板连接计算第76页
    5.3. 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致谢第80-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环境性能评价研究--以格林春天项目为例
下一篇:我国办公和城镇住宅建筑能耗计算参考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