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12-19页 |
2.1 室内LBS服务 | 第12-14页 |
2.1.1 常见LBS服务介绍 | 第12-13页 |
2.1.2 室内短距离通信技术 | 第13页 |
2.1.3 室内位置信息获取 | 第13-14页 |
2.2 低功耗蓝牙与iBeacon技术 | 第14-17页 |
2.2.1 低功耗蓝牙技术 | 第14-15页 |
2.2.2 iBeacon技术 | 第15页 |
2.2.3 iBeacon信号滤波技术 | 第15-17页 |
2.3 基于移动平台的iBeacon中间件技术 | 第17-18页 |
2.3.1 中间件概述 | 第17页 |
2.3.2 移动平台iBeacon中间件 | 第17-1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三章 iBeacon服务中间件架构设计与关键算法研究 | 第19-39页 |
3.1 服务中间件功能需求分析 | 第19-22页 |
3.1.1 服务中间件功能结构分析 | 第20-21页 |
3.1.2 服务中间件设计需考虑的问题 | 第21-22页 |
3.2 服务中间件系统架构设计 | 第22-29页 |
3.2.1 基础组件层 | 第23-24页 |
3.2.2 基础功能层 | 第24-25页 |
3.2.3 功能服务层 | 第25-26页 |
3.2.4 数据采集模块 | 第26-27页 |
3.2.5 网络模块 | 第27-29页 |
3.3 支持多种设备连接配置功能设计 | 第29-32页 |
3.3.1 iBeacon连接与配置过程 | 第29-30页 |
3.3.2 不同iBeacon设备差异性分析 | 第30-31页 |
3.3.3 iBeacon设备连接与配置通用操作 | 第31-32页 |
3.3.4 iBeacon设备类型信息封装 | 第32页 |
3.4 iBeacon进场离场检测算法研究 | 第32-38页 |
3.4.1 RSSI信号特征研究与参数确认 | 第34-35页 |
3.4.2 RSSI滤波优化策略 | 第35-37页 |
3.4.3 进场离场判定及优化 | 第37-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iBeacon服务中间件实现方案 | 第39-59页 |
4.1 安卓平台服务中间件的实现架构 | 第39-44页 |
4.1.1 Andriod系统架构 | 第39-40页 |
4.1.2 多线程模型 | 第40-41页 |
4.1.3 服务进程 | 第41-42页 |
4.1.4 消息传递机制 | 第42-43页 |
4.1.5 BLE开发API | 第43-44页 |
4.2 基础组件层实现 | 第44-47页 |
4.3 基础功能层实现 | 第47-53页 |
4.3.1 扫描管理模块实现 | 第47-49页 |
4.3.2 连接配置管理模块实现 | 第49-53页 |
4.4 功能服务层实现 | 第53-56页 |
4.4.1 进场离场检测服务 | 第53-55页 |
4.4.2 其他应用服务实现 | 第55-56页 |
4.5 数据与网络模块实现 | 第56-58页 |
4.5.1 数据采集模块 | 第56-57页 |
4.5.2 网络底层框架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iBeacon服务中间件验证与测试 | 第59-68页 |
5.1 应用APP功能设计 | 第59-60页 |
5.2 测试环境 | 第60页 |
5.3 功能测试 | 第60-64页 |
5.4 性能测试 | 第64-67页 |
5.4.1 iBeacon配置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5.4.2 进场离场算法性能测试 | 第65-6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研究工作总结 | 第68-69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