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第19-24页 |
1.3.1 研究对象 | 第19-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3.4 技术路线图 | 第22-24页 |
第2章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的理论基础 | 第24-29页 |
2.1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概述 | 第24-26页 |
2.1.1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的界定 | 第24-25页 |
2.1.2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的特征 | 第25-26页 |
2.2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概述 | 第26-28页 |
2.2.1 满意度的界定 | 第26-27页 |
2.2.2 满意度测评工具 | 第27-28页 |
2.2.3 满意度测评指标选定原则 | 第28页 |
2.3 满意度——重要度理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实证分析 | 第29-46页 |
3.1 初始问卷的设计及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29-32页 |
3.1.1 初始问卷的设计 | 第29-31页 |
3.1.2 初始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31-32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32-40页 |
3.2.1 项目分析 | 第32-36页 |
3.2.2 探索性因子分析 | 第36-40页 |
3.3 正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 第40-44页 |
3.3.1 同质性信度分析 | 第40-41页 |
3.3.2 结构效度检验分析 | 第41-44页 |
3.4 满意度模型 | 第44-46页 |
第4章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 | 第46-58页 |
4.1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测评 | 第46-50页 |
4.1.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6-49页 |
4.1.2 满意度—重要度图谱 | 第49-50页 |
4.2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 第50-53页 |
4.2.1 管理与宣传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2 活动设置的影响 | 第51页 |
4.2.3 教师指导的影响 | 第51页 |
4.2.4 学生参与的影响 | 第51-52页 |
4.2.5 后勤保障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6 效果评价的影响 | 第53页 |
4.3 高校大学生群体竞赛活动满意度的优化策略 | 第53-58页 |
4.3.1 修补区扭转型策略 | 第53-55页 |
4.3.2 维持区激励型策略 | 第55-56页 |
4.3.3 机会区防御型策略 | 第56-57页 |
4.3.4 优势区增长型策略 | 第57-58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页 |
5.2 创新点 | 第58-59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附录 1 | 第65-66页 |
附录 2 | 第66-67页 |
附录 3 | 第67-70页 |
附录 4 | 第70-73页 |
附录 5 | 第73-74页 |